此外,2017年“掃黃打非”部門大力開展的“凈網行動”中,全國取締關閉淫穢色情等網站6萬多個,處置網絡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450多萬條。 各地關停網站、公眾號等違法違規主體6000余個,刪除低俗色情信息76萬條,立案查處網絡傳播低俗色情信息案件500余起。
此外,早在1999年,我國出臺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就明確規定,“廣播、電影、電視、戲劇節目,不得有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該法律要求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文化行政部門加強對廣播、電影、電視、戲劇節目以及各類演播場所的管理。
這次事件也再次讓內容分級制度走入人們的視線。
2013年,江蘇省一名9歲男童就曾因模仿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灰太狼烤全羊”的情節,將同村兩名5歲、8歲的小伙伴燒成重傷。雖然法院最終判決被告監護人承擔60%的責任,《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制作公司承擔15%的責任,但是這件事無疑毀掉了三個孩子的童年。當時,就曾有不少家長就曾強烈呼吁對于電影的分級制度。遺憾的是,我國目前還沒有這一制度。
目前國際通行的方式是由政府和行業協會出面牽頭,制定一套符合國情的內容分級制度,其目的是告知監護人可能存在的內容隱患,告知內容分發平臺及渠道能夠為這些內容分配多少流量和資源。在美國、日、韓等國家,電影分級制度被認為是有效降低影片中粗俗暴力鏡頭對孩子傷害的方法。
此外,在目前的情況下,行業從業者及監護人也應該存在把關意識,在整個社會中形成一種從上到下的內容過濾和審核機制。
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編輯:駱沙)觀察者網(周遠方)、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年糕媽媽、這里是美國(ID:America_hq)、人民日報、檢察日報、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