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版《神奇校車·在人體中游覽》與正版《神奇校車·在人體中游覽》中同一內容對比,下半部分為正版圖書,可以看出顏色飽和度更高,紙張更精致。蒲公英童書館供圖。
盜版童書的危害顯而易見,且不說粗制濫造導致內容偏差,盜版書商為了降低成本,采用了不合格的紙張、油墨和膠水等,長期閱讀此類書籍,還會影響健康,盜版行為也給各大出版機構帶來了嚴重的利潤和名譽損失。但記者經過采訪了解到,面對此類現象,出版機構卻面臨著維權難的問題:取證、投訴難,即便官司打贏了,獲得的賠償也很少。
而隨著相關部門打擊盜版力度增加,某些賣盜版書的店鋪“反偵察”能力也在增強。據媒體報道,現在賣盜版書的網絡書店非常警惕,出版社要想取證很難:別說開發票,就連手寫的收據都不給開;如果堅持開發票,他們就不賣。
“以前是盜版書丟字、漏字,印刷粗糙的問題,比較容易分辨,現在盜版技術也進步,出現了‘高仿版’盜版書,得專業人士才能分辨出來,更別說讀者了。”二十一世紀出版社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抱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