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篇《中產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同讀幼兒園》的文章在朋友圈流傳,其中提到隨著父母經濟收入的不同,有一條看不見的鄙視鏈正在悄然形成,其中就連看《喜羊羊》、《熊出沒》的孩子,也無法和看《迪士尼》、《小豬佩奇》的孩子聊到一起去。
網傳的動畫片鄙視鏈截圖。
這篇文章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認可,也有網友覺得難以理解,國產動漫現狀如何?怎樣破解這樣的僵局呢?中新網(ID:cns2012)記者展開了調查。
在網上流傳的“動畫片鄙視鏈”圖里,金字塔尖的是《探險活寶》、《開心漢堡店》、《倒霉熊》等最新、最流行、還沒有中文配音版的各種英文原版動畫片,排在第二的則是《迪士尼》、《海綿寶寶》、《托馬斯小火車》等歐美日韓引進的動畫片,最末尾的是《喜羊羊》、《熊出沒》、《豬豬俠》等國產動畫片。
《小豬佩奇》劇照。
記者對此采訪了30多位不同收入的家長,不少白領階層都表示,孩子最??吹氖恰缎∝i佩奇》、《汪汪隊立大功》、《天線寶寶》、《托馬斯小火車》、《迪士尼》、《超級飛俠》等。
“我都讓孩子看《小豬佩奇》的英文版,從小可以學英文。” 在北京工作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并非不待見國產動畫片,而是覺得一些國產低幼動畫的教學功能偏弱,“看《迪士尼》可以學數學,看《熊出沒》就是看劇情,而且英語是非常重要的生存技能,如果能從小就掌握的話,對上學太有幫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