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后”,這悵惘徘徊,委婉纏綿的句子中,歐陽修在元宵佳節的黃昏后約的是誰呢?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一句 ,語言含蓄婉轉 ,余味無窮,辛棄疾在“燈火闌珊處”尋找到的他是誰呢?
有人說元宵節是中國的情人節,我認為這是把中國的傳統節日庸俗化和市場化了。中國的元宵節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朝歷代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隋煬帝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晚會,以招待萬國來賓和使節。到了唐代更是處處張掛彩燈,滿城火樹銀花,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沿至宋朝,不僅是華燈溢彩,熱鬧非凡,而且充滿了詩情和浪漫。
“人約黃昏后”的詩意浪漫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有一首詩《生查子·元夕》,其中“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一句寫得悵惘徘徊,委婉纏綿,這位北宋的大文學家在元宵佳節的黃昏后約的是誰呢?
《宋史·歐陽修傳》記載,歐陽修4歲時,任綿州軍事推官的父親去世,與母親鄭氏相依為命。他自幼天資聰穎,刻苦勤奮,那時候的歐陽修恐怕沒有閑情逸致與情人約會。
科舉及第,入朝為官,歐陽修集政治家與文學家于一身,是北宋時期顯赫人物,其一言一行備受人們關注,加之其行為剛直,又得罪不少人,如果有緋聞或包養小三,將會成為政敵的攻擊對象。由此看來,歐陽修只有與自己的夫人相約黃昏后了,可是歐陽修曾有三位夫人,又是與哪位夫人相約的呢?
1030年,“連中三元”的歐陽修參加了宋仁宗趙禎在崇政殿主持的殿試,位列二甲進士及第,被授予官職。金榜題名之時,也迎來了洞房花燭之喜,宋代有“榜下擇婿”的風俗,朝中高官都喜歡在新科進士中挑選乘龍快婿。1031年,他的恩師胥偃就將女兒許配給他,新婚不久,歐陽修辭別家人,到洛陽任西京留守推官??墒菦]想到結婚只有兩年,僅17歲的愛妻胥氏便撇下尚未滿月的幼子撒手人寰。兩年后的1034年,歐陽修又娶諫議大夫楊大雅之女為妻,楊大雅文風質樸,對駢儷的四六文不甚滿意,對于歐陽修的古文寫作有一定影響。
楊氏知書達理,賢淑端莊,兩人相愛甚歡。1035年元宵,在太陽落山的黃昏之后,天空一輪滿月掛在樹梢之上,向大地揮灑著銀輝。在官衙里元宵值班的歐陽修回到家中,約上楊氏,攜手相伴來到東京御街觀賞燈會。此時的東京汴梁繁華熱鬧,華燈溢彩,焰火騰空,鑼鼓聲聲,鞭炮齊鳴,御街兩旁上演雜耍百戲,少女載歌載舞。夫妻兩游玩了大半夜才返回家中。沒想到歐陽修竟是“克妻”之相,這一年元宵之后,18歲的楊氏也撒手而去。
連續兩次喪妻,歐陽修心情煩悶,神情沮喪。當時,北宋王朝積貧積弱的弊病開始顯現,社會矛盾日益突出。1036年,與歐陽修交往頗深的范仲淹時任天章閣待制、開封知府,他呼吁改革,并把社會問題歸咎為腐敗,繪制了一張“百官圖”呈給仁宗,對宰相呂夷簡的用人制度提出尖銳的批評,并連上四章,論斥呂夷簡狡詐。呂夷簡反譏范仲淹迂腐,誣蔑范仲淹勾結朋黨,離間君臣。最終,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打擊,被貶饒州。歐陽修因為替范仲淹鳴不平而受到牽連,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這年的元宵節,夷陵縣城也是張燈結彩,華麗璀璨,大街上藝人們上演多姿多彩、惟妙惟肖的社火,青年男女載歌載舞,異常熱鬧。而此時縣衙中的歐陽修孤形單影,孑然一身,心情苦悶,寂寞難耐,不禁想起了去年元宵節之夜,東京燈火輝煌,黃昏之后,月上樹梢,與愛妻楊氏相依相伴,款款柔情,愛意綿綿,思妻之情油然而發,于是揮毫寫下了那首傳唱至今的名篇《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一年后,歐陽修又娶資政殿學士薛奎之女為妻,巧的是與一起參加殿試而獲得狀元的王拱辰是連襟。后來,王拱辰的夫人去世了,他又娶了薛奎的小女兒,繼續做薛家的女婿、歐陽修的連襟。歐陽修寫詩調侃他說:“舊女婿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歐陽修娶了薛氏之后,便有了安穩的家室,薛氏為歐陽修育有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