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流利地說過一段英語了?今(9)日下午,重慶市巴蜀小學舉行了英語學習開放日活動。在活動現場,小學生們豐富的詞匯量和一口純正的“英倫腔”瞬間“秒殺”在場的諸多成年人。是不是有種前浪被拍死在沙灘上的感覺?先別哭,記者就此專門請教了資深英語老師——要想不out,請有水平地看美劇。
利用中西方節日,讓學生的英語學習和生活實踐相結合,學生展示萬圣節制作的南瓜燈。
學生通過在復活節制作形式各異的彩蛋,了解西方的文化,增加對英語的興趣。
學生用英語表演情景劇,鍛煉表達能力。
記者 李文科 實習生 張炬 攝
英語對話、表演不費力 怎么煉成的?
圣誕節情景劇、英文流行歌曲……這些在不少成年人眼里還屬于“老大難”的事情,十余歲的小學生卻可以自如地進行演繹。在巴蜀小學英語學習開放日的活動中,孩子們能流利地進行日程的英語對話,對于Halloween(萬圣節)、Christmas(圣誕節)等節日用語以及相對高階的詞匯不僅能地道地發音,還能準確地進行拼寫。
“我們搭建了多個平臺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巴蜀小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英語之星風采大賽、校園英語廣播、國際大講壇等途徑,還有英語校本特色課程,并實施了小組合作學習,從興趣入手,給予學生充分的展示機會和平臺。
想要不out 看業內人士支招
有意思的是,在現場采訪過程中,學生們正準備用流利地英語向記者介紹手工制品,一旁的老師好心提醒說:“用中文吧,不然記者老師們可能會不太明白。”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插曲,不過現場真有不少前來觀摩的成年人對于英語感到“無力”,且不說詞匯量大小,就是如何準確地使用語法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由于工作原因,不少成年人很少再有時間和機會去接觸處英語了。”巴蜀小學英語教學組組長劉俊說,“恰恰英語學習屬于‘三天不練手藝生’的類別,長期不接觸就很容易忘光光。”
對此,劉俊建議,成年人想練好英語,不妨從看美劇入手。“在劇種的選擇上,必須是自己感興趣的,這樣才有看下去的動力。”他說,“在看的時候,也必須有層次地進行,第一遍可以是中文或者中英雙語字幕,第二遍就是純英語字幕,第三遍最好去掉字幕,練習聽力,在整個過程中不斷地練習臺詞。”
“《老友記》(Friend)、《越獄》(Prison Break)以及《吸血鬼日記》(The Vampire Diaries)都是不錯的‘教材’。”劉俊說,“劇情比較有意思,臺詞相對也很生活化,適合作為學習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