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給與了我見證歷史的機會”
1994年,這位曾經獲得過國家級優秀科研成果獎的化學教授,毅然轉身,開始研究世界金融并下海經商。盡管此后的經歷在公眾的眼里不是那么容易評價,溫元凱卻始終感謝改革開放給與了他見證歷史的機會和不斷嘗試的勇氣。
溫元凱:“鄧小平就對我講,溫元凱,你可是我們這次代表中間最年輕的,今年才31歲。你到了我這個年齡一定要做出更大的貢獻,否則要打棍子。這句話對我的勉勵,(使)我這個40年來一直關心國家大事,一直關心國家的發展,始終愿意為國家建言,就是希望中國的改革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
回望四十年,中國高等學校的招生規模已經從1977年的27.3萬增長到770萬,錄取率也由當年的不到5%增長到超過82%。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走出國門接受高等教育,2017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首次突破60萬,持續保持世界最大留學生生源國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穩步推進,到2020年將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見證者說
“我見證了鄧小平復出以后,中國推動改革的第一次按鈕,就是國務院科教座談會,就是從恢復高考開始,而且從我現在來看,鄧小平的這個改革宣言是他后來一系列改革的一個起始。”
——溫元凱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征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在這場深刻改變中國、深刻影響世界的偉大變革中,有多少波瀾壯闊的征程,有多少值得銘記的時刻?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踏著40年歷史軌跡,尋訪到很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記錄他們的回憶、思考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