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為了寫評語,是不是經常關注網絡用語?
董桂菊:平時我也接觸網絡比較多,這也歸功于和學生之間接觸比較多,學生說的話我就知道了。但是在批作業的時候,也不是特意去想,而是很自然就想到這個,比如打call什么的。這也是學生比較喜歡我的原因,他們覺得和老師沒有代溝。
學生通過作業和老師交流
北青報:你的學生大概有多少人,每次批改作業要花費多長時間?
董桂菊:去年學生大概有130個人左右,算比較少的,今年所有班加起來大概有400多個學生,是最忙的一個學期。平時基本上10天會交一次作業,一個學期得交6、7次作業。學生可能寫作業要1個小時,我需要8-10分鐘左右的時間去看。雖然占用很多時間,我覺得還是值得的,因為現在很多學生不愛在課上問問題,作業會發現問題,能看到差在什么地方,我覺得教學效果反倒好起來。
北青報:你教這么多學生,每個人的評語都會不同嗎?
董桂菊:一般交第一章作業的時候不是很熟,批起來比較中規中矩,通過平時上課互動之后了解了,我就知道孩子的特點。有的學生性格比較開朗,說的就比較犀利一點。有的學生比較內斂,寫評語的時候就會注意一些,所以評語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且學生也比較喜歡個性的點評。語言不一定在于多,但都是發自內心的話,而且有的學生比較害羞,可以通過作業來互動。
北青報:學生也會通過作業來和你互動?
董桂菊:對。比如說收作業的時候沒寫好,學生會說:“董老師因為什么事完成得比較急,下次一定好好完成。”還有的說:“董老師這道題我是這么想的,您考慮下解題思路對不對。”
紅了之后有學生偷拍照片
北青報:很多網友說你的字寫得很好看,是專門練過字嗎?
董桂菊:我覺得我寫得不好,如果知道能上熱搜的話,我一定好好練字。有的時候覺得,學生可能是愛屋及烏,喜歡我上課所以覺得字也很好看。
北青報:有沒有想過會走紅?紅了之后有什么變化?
董桂菊:我就是沒想到會紅,反倒是我的學生很激動。無論是在校的還是畢業的,都說為我驕傲。昨天開學之后,我看他們有偷偷拍我照片的,有發朋友圈的,他們也會特別期待,說我是名副其實的網紅。從學生角度來講比較自豪,都會說這是自己家的老師,老師期待你給我的金句等等。
北青報:以后還會繼續堅持點評作業?
董桂菊:那肯定了,批了20多年的作業,沒想到一下子就紅了,我肯定沿著這個路線往下走,希望我的課堂效果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