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背井離鄉創業、凌晨兩點在郊區等客戶、企業虧損……創業之初,85后內蒙古女孩欒學聰的故事怎么看都像一場“悲劇”,但她通過奮斗,將創業之路演繹成一部精彩的“青春勵志劇”。
“光桿司令”靠雙腳跑業務
欒學聰來自內蒙古海拉爾一個小鎮,2008年重慶交通大學環境科學專業畢業后,順利進入重慶環境科學院,成為一名環保咨詢技術人員。2011年初,欒學聰毅然辭去穩定工作,只身前往山東濰坊一家大型環保咨詢公司,成為部門經理。就在即將升任總經理助理之時,欒學聰決定辭職。2012年她帶著10萬元積蓄,又回到重慶,創辦了重慶學正環境污染治理有限公司。
欒學聰笑著說,創業之初,公司就只有她一名員工,行政、業務、工程報告等等都由她一人完成,是個徹頭徹尾的“光桿司令”。
“我們一家小微企業,我剛回重慶也沒有人脈,要想有業務,只能靠雙腳跑。”
苦等客戶換來一句“沒空”
在一次客戶拜訪中,欒學聰得知白市驛的一家酒廠因為污水不達標被當地政府警告,當天下午她便開車來到白市驛,想向企業推薦污水治理項目。
欒學聰說,當天下午對方老板總以各種理由推遲見面,太晚了她索性就在車上休息,直到凌晨兩點聯系對方時被告知“沒空,明天再來”。“企業一開始沒有拒絕我,我就很高興了,我要學‘打不死的蟑螂’,只要有希望就不放棄。”
接下來,欒學聰去酒廠十幾次,找來重慶大學、重慶交通大學的專家為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做檢測、做測評、寫方案、繪制施工圖等等前后花了近三個月時間,就在要簽合同的最后關頭,酒廠老板卻說不做了。
“我們‘受騙’的經歷太多了。做方案的時候滿口答應,等到簽字打款時又猶豫不決。”欒學聰輕描淡寫地說。
每年為近100家企業服務
“做環保服務,很多人認為是一錘子買賣,但我們認為企業在生產的全過程中都會面臨環保問題,需要有專業的機構進行管家式的全過程服務。”欒學聰說,近年來,國家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等理念,對于生產型企業來講是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而對于環保服務企業來講也是發展的機遇期。
2015年,欒學聰萌發出做“環保管家服務”的理念。“企業有問題了隨時可以咨詢,我們隨時能為企業量身制定環保解決方案,有了環保管家服務,企業可以專注生產,環保的風險問題由我們來承擔。”
現在,她的公司慢慢壯大,每年要為近100家企業進行環保服務,成為了重慶環保服務行業的一面旗幟。
2016年,重慶學正環境污染治理有限公司在重慶OTC孵化板掛牌,進入場外股權市場。
欒學聰說:“我希望通過努力,讓企業在兩年時間內實現在創業板上市,讓學正環保的名字能在全國叫響。”
■奮斗者說
奮斗越多離理想越近
創業是一種人生經歷的選擇,我努力奮斗追求目標,同時也享受這個過程。創業讓我得到了成長,擁有了更廣闊的視界,讓我的想法得以實現。同時我感受到了創業的艱辛,也收獲了創業的甜蜜。
新時代,每個人擁有的機會都是平等的,競爭的環境也是公平的,所以你奮斗得越多,你離理想就越近。
現在很多年輕創業者擔心自己年紀輕、沒有人脈,不能在創業中成功,但我認為人脈不是耍技巧,你的真誠和你拼搏的精神,就是建立人脈的不二道路。(記者 張瀚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