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洛翼云
揭秘《金陵止戈人》幕后
中國青年網:制作《金陵止戈人》這個作品大約花了多長時間·
洛翼云:今年夏天7月份的時候收到(關于比賽的)消息,8月份的時候把拍攝計劃具體成形,9月份拍攝,10月份的話一直在剪輯。10月中旬的時候知道獲獎了,然后11月份的時候去領獎了。
但也不完全是這樣,比如說寫劇本,我們差不多花了一兩天構思,拍攝差不都是半天到一天的時間,其實拍攝和寫劇本還挺快的,因為基本上我知道這個主題是“女性維和使者”的時候,想拍什么我大概就知道了。但在剪輯的時候花了大概一個多月,因為想要達到最好的效果,想要讓西方觀眾看了以后都覺得有意思。
中國青年網:參賽的主題是“女性維和使者”,你是如何構想以這樣一個現代女留學生去當志愿者的視角來反映南京大屠殺·
洛翼云:首先,因為它是我外婆一個真實的故事,我了解到魏特琳小姐,受到她的感染。那么我就想以一個影片來紀念她,然后告訴世人當時南京大屠殺和這個二戰時候的事情,這是與我私人相關的。但同時藝術創作不僅僅是一個私人的表達,它更多的是便于觀眾理解,易于觀眾接受,也就是導演的個人表達和觀眾的契合度要高。在一個文化認知的差異下,我們當時覺得向世界中這些不了解南京大屠殺歷史的人們,你告訴他:你知道南京大屠殺這樣一個事嗎·死了30萬人,很慘。這樣一個平鋪直敘的角度,我認為以一個現代的人更好的代入,最后能引出這個話題,讓觀眾對這個女孩感興趣,事實上也是這樣的。我的影片叫《the peacemaker from Nanking》,所以他們知道這個女孩來自南京,他們就是主動搜索南京是什么地方,當時南京大屠殺發生了什么事情,所以我覺得這是在一分鐘短片中能做到的最好的效果了。
中國青年網:關于南京大屠殺這個題材是你第一次嘗試創作嗎·
洛翼云:如果說真正拍攝的話,只有這1分鐘的短片。但我之前寫過關于南京大屠殺的長篇,就是關于魏特琳小姐本身的,我也跟猶太的、美國的朋友聊,怎么把這個做得像中國版的《辛德勒名單》。
中國青年網:影片中的南京志愿者女孩是你自己的縮影嗎·
洛翼云:也不能算是我的縮影吧,因為我之前沒有去做過志愿。關于志愿的故事是來自我身邊的一些朋友,他們去東南亞和非洲做志愿者的一些細節,包括他們做志愿者之前需要做什么事情。
中國青年網:在1分鐘短片中,關于話語和情節素材是很少的,拍攝時的素材有多少·
洛翼云:其實拍了很多更多的素材,拍完剪出來發現,哇,五分鐘,讓人覺得不夠緊湊,所以我們把可以拿掉的東西全部都拿掉。其實之前想把她在南京和她外婆的互動和成長過程也拍出來,但是實在是沒有時間,所以只能把她最關鍵性的決策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