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步錯,步步錯,走到了這一步我只怨我自己太過浮華。”
兒子究竟因為什么邁錯了這一步,范爸爸至今無解。
確認兒子溺亡 父親當場暈厥
清晨五點,吉林省蛟河市,這座東北小城還被層層薄霧籠罩著,越往范家走,霧氣漸散。但范爸爸心里的迷霧還無法散開:為什么兒子缺錢不開口向家長要?為什么欠了錢不跟我們說?為什么突然一下子決定離開生養他20年的父母?
“哎,我都不清楚。”這個東北硬漢想不明白。
蛟河這座城市沒有什么高層建筑,市中心有些四層、七層小樓被粉刷成淺淺的橘色或者綠色,來往的小三輪和底商的促銷喇叭聲喚醒這座城市的一天。一位餐飲小店的老板介紹,當地以往營生的礦場、工廠都沒有了,現在人們除了務農就是外出打工,“還有的有能耐的考上大學,找到了好工作。”
范爸爸自認沒有什么文化,出來闖蕩早,范澤一上高中時,范爸爸被單位委派到非洲做建筑項目,為了能照顧好兒子學習,他們在距離兒子高中最近的地方,買了現在住的這套兩室一廳,范媽媽全職在家照顧兒子的飲食起居,“做他喜歡吃的紅燒肉。”
2015年,澤一如愿考上北京某高校學習酒店管理專業,他跟父親說過,希望以后能在五星級酒店工作。通知書寄到家里的那一天,范媽媽提議去拍幾張照片,“上學了,就不能天天見了。”沒有想到,當時臨時起意的決定,為他們留下了兒子最珍貴的幾張影像。
“拿到錄取通知書那天,我問他你考上大學了,想吃什么,他就看著路邊的棉花糖說,給我買個棉花糖就行。”范母低頭,不停輕撫著兒子的照片。照片里,一米九三的大高兒男生,戴著一副黑色邊框眼鏡,調皮地稍稍嘟起嘴,手中舉著一串棉花糖,對著鏡頭搞怪。
2015年,澤一上大學后,范爸爸就在黑龍江包一些建筑項目,范媽媽也在黑龍江照顧愛人,常年在外,“但我們經常通電話,一周兩三次。今年四月,去北京,我還和兒子待了段時間,家里的經濟條件完全可以保證孩子的學費和日常開銷。” 他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兒子為何會借校園貸。“家里親戚也多,逢年過節的壓歲錢也不少,還有親戚在北京,他要是提出來,我們肯定會滿足。”
8月3日,范澤一中午離家,當天下午,范爸爸不停地收到催債短信和騷擾電話,范家人始終聯系不上澤一,全城尋找。
8月5日,江邊發現男尸。8月16日,經過DNA比對,警方確認溺亡男子正是范家爺爺奶奶唯一的孫子,范澤一。就在警察局確認的那一刻,范爸爸暈厥過去。
從那時起,范父范母一身黑衣,沒有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