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手“接力”心肺復蘇,仍然……
彼時彼刻,作為孩子父親的陳某,躲在搶救室外無聲哭泣。
搶救室里,匯集了急診外科、急診內科、兒科、麻醉科的醫生,他們緊急進行著心肺復蘇、氣管插管、簡易呼吸氣囊輔助呼吸、建立靜脈通路……
“孩子太小,只能進行單手心肺復蘇,非常費勁。” 參與搶救的兒科主任鞠亦男說,搶救既不能使用“薩勃”機械心肺復蘇設備,也不能使用一般情況下的雙手心肺按壓,單手心肺復蘇一直靠臂力,操作者就非常吃力。
當晚搶救室氣溫適宜,但輪流進行按壓的外科醫生徐曉、兒科主任鞠亦男、內科醫生陶金,依然汗流浹背。
一個人按壓不動了,就換個人繼續……雖然半小時過去了,孩子仍然沒有一絲生命跡象,但沒有人肯停下搶救工作。“大家都在期待著生命奇跡的發生。”徐曉說。
又過了漫長的10多分鐘,搶救停止,向家屬宣布搶救無效??峙轮挥袇⑴c施救的醫護人員自己才清楚,這“搶救無效”4個字中,夾雜著多少不甘。
在前后共40來分鐘的搶救中,孩子的奶奶和媽媽始終長跪在地。一切結束,他們執意把孩子帶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