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興,這下我可以參加中考了。”朱溪中學初三學生小麗(化名)激動地說。近日,在老師的陪同下,小麗特意趕到朱溪派出所,向民警姜斌表達感激之情,并從姜斌的手中接過了嶄新的身份證?!?/p>
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還得從16年前說起。
棄嬰當了16年“黑戶”
2000年9月的一天清晨,朱溪鎮豐田村村民丁小金弟在打零工的下各鎮西六村瓦窯廠附近撿拾了一個棄嬰,這個棄嬰就是小麗。
為了照顧小麗,丁小金弟和妻子王愛春省吃儉用、悉心教導,小麗也很乖巧,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她的任課老師說以她的成績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2014年,不幸再次降臨在小麗身上,養父丁小金弟因病去世,后小麗隨養母改嫁到嶺根村。
由于養父當時沒有第一時間報警,證明材料不足,小麗的戶口一直報不上。眼看就要中考,沒戶口不能參加中考,這可急壞了小麗,為此她私底下偷偷哭過好幾回。
去年3月12日,小麗的養母王愛春找到 了民警。民警姜斌了解了情況后,覺得很棘手:按規定,收養的孩子上戶口,需出具民政部門的撫養證明,而出具撫養證的前提是公安機關的證明或兒童福利院的證明,可小麗的養父母當初未報警,公安機關自然無法出具證明。
民警花10個月找見證人
“不能因為戶口問題讓孩子上不了學。”民警姜斌當即表示試試看。
養父丁小金弟已去世,事情又過去了16年,要還原當年撿拾棄嬰的現場幾乎不可能,尋找小麗的親生父母更不可能,兩個多月的查找一無所獲。
加上養母又已改嫁,光取證就是個既繁瑣又復雜的大難題,豐田村和嶺根村分別位于距離朱溪鎮20公里的高山上,山高路險,而知情人經常到外面務工不在家,為找到見證人,姜斌前前后后在兩個村爬了十幾個來回。
經過10個多月的找尋,姜斌終于在小麗養父所在地豐田村、當年撿到小麗的西六村、養母現在所在地嶺根村,以及她就讀過的學校相繼找到了10余位見證人,證明了小麗確為丁小金弟撿拾并收養,并排除了這些見證人和丁小金弟夫婦的親屬關系。為證明小麗不是拐賣兒童,姜斌還帶著小麗在公安部門做了DNA檢測和比對,中間又帶著不識字的王愛春到各級部門填寫各種表格、材料。
取得“身份”
小麗高興得一夜沒睡
1月10日,結束一段馬拉松般的調查取證及相關辦理程序的工作后,民警姜斌第一時間寫好調查報告連同其他材料送去審批,最后成功為小麗辦上了戶口,趕在年前將戶口本送到小麗家中,為她送上一份新年禮物。
戶口本送到時,當時小麗正好放學在家,她說幾天前,知道戶口辦下來的消息時,高興得一夜沒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