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周琪(化名)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剛度過了人生中第一個“人仰馬翻”的寒假。
從讀小學一年級的大寶放假開始,周琪把孩子的寒假分成三階段——春節前持續上7天的奧數班;春節;春節后持續上7天的奧英班。
周琪坐在女兒后面,陪她一起在培訓機構上奧數課。
即便時間如此緊湊,周琪還竊喜自己運氣好,因為她搶到了某知名培訓機構的課程,不用像很多小孩那樣要連續7天上數學和英語課。周琪在家長群里看到,很多這樣的家長中途只能退課,“連續7天上午、下午都要陪讀,不是孩子累,是家長累。”她說。
不過,這當然不是剛過去那個寒假的全部——實際上她還給大寶報了外教英語班和鋼琴課,給自己去年出生的二寶報了早教課。
報名這些培訓課程的初衷很簡單,就是怕輸在起跑線上。
看著比平日還忙的孩子過了個“假寒假”,疲于陪讀的周琪也自嘲已深陷家庭教育綜合焦慮癥,“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
周琪覺得自己不容易——作為一名職場媽媽,在去年年初生下了二胎后,除了要陪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上課外課,還要陪1歲的二寶上早教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