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樂源曾經就讀的白馬小學地處魯西南,農民大都出外打工,80%左右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一到寒暑假,沒了老師和同學的陪伴,看電視、打游戲就是孩子們的主要活動。
因為自己也曾是留守兒童,郭樂源一直想為孩子們做點什么。她的想法和好朋友、當時還在蘇州外國語學校就讀的金小羽不謀而合。
用壓歲錢、零花錢為孩子們購買學習用品和書籍;捐贈自己的作品集《青春路上》和主編的文學社刊;到泰山腳下搜集石頭,捐建奇石特色展室;與孩子們書信聊天,幫他們解決情感、心理上的困惑……郭樂源、金小羽用自己的方式延續著愛心助學之路。
在他們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同學和老師加入了支教隊伍。他們還發起成立寧陽縣第一個助學公益組織——寧蘇外助學志愿者聯合會。
2014年暑假,寧陽、蘇州兩地的近30名志愿者到白馬小學開展了首次大型義務支教活動。600多名留守兒童免費參加了志愿者們開設的書法、剪紙、手工、魔方、魔術等近20門特色課程,還參加了模擬飛行、思維挑戰、消防疏散演練等專題講座和活動。
課余時間,志愿者們和小朋友游戲、談心,組織孩子們郊游、野炊、參觀名勝,到留守兒童家中家訪……“志愿者們帶來了琳瑯滿目的趣味課程和活動”,在白馬小學校長杜成印看來,這不僅開闊了學生們的視野,更為當地吹進一股清新的教育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