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檔標榜“帶著父母來相親”的電視相親節目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有人認為,相親是為自己尋找另一半,不應該由父母主導;也有人認為,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父母的把關至關重要。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9.2%的受訪者表示周圍相親的人多,61.4%的受訪者認為相親需要父母的監督或把關。
受訪者中,00后占0.5%,90后占21.1%,80后占53.3%,70后占18.5%,60后占5.2%,50后占1.0%。
79.2%受訪者表示周圍相親的人多
在北京某高校讀研究生一年級的韓盼雪今年寒假回家后,已經被父母安排了兩次相親。“讀本科時爸媽也沒在這方面催促過,但上了研究生后,明顯能感覺到他們兩人有些著急”。
在天津某私企做人事工作的張凡玲(化名)表示,每次往家里打電話,父母都會問到自己的“情感問題”,“他們覺得如果我現在不抓緊找一個人談戀愛,之后更難找到合適的人”。
山東青島大四學生劉釗強是家里的獨生子,他笑著說:“我本科還沒畢業,媽卻總跟我開玩笑說‘想抱孫子’。”
調查顯示,79.2%的受訪者表示周圍相親的人多,其中17.8%的受訪者表示非常多。19.9%的受訪者表示不太多,還有0.9%的受訪者身邊沒有人相親。
有多少相親是被父母“促成”的呢?調查中,88.3%的受訪者在生活中遇到過子女“被逼”相親的情況,其中23.8%的受訪者經常遇到,64.5%的受訪者偶爾遇到。僅8.3%的受訪者從未遇到過。
張凡玲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大都更傾向于在生活中“尋找愛情”,而不是靠刻意地撮合。“父母們可能覺得經人介紹這種方式比較有效率,成功率也比較高,畢竟別人是覺得跟你很合適,才會介紹給你。但我個人還是更喜歡尋找的過程,被人安排好的相親總讓我覺得有些‘簡單粗暴’,不夠浪漫”。
61.4%受訪者認為相親需要父母的監督或把關
“年輕人經歷的事太少,很多想法都不夠成熟,甚至不知道什么樣的人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容易沖動。”來自山西呂梁的70后王政利說。
王政利認為,父母主動為兒女的婚姻大事把關,是盡父母的職責;而年輕人耐心聽取父母的意見,也是成熟和孝順的表現。“沒有哪個做父母的不希望孩子幸福一輩子,我們在為子女挑選另一半的時候,甚至可能比他們自己還要謹慎小心,會考慮很多問題”。
在北京打工的魏博涵今年23歲,在他看來,父母雖然比自己閱歷廣、經驗多,“但相親這件事,還是應該自己做主”。
“我認為相親這件事不是靠經驗就能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要看彼此的感覺。就像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才最清楚。”魏博涵說。
調查顯示,61.4%的受訪者認為相親需要父母的監督或把關,其中10.7%的受訪者認為非常需要。此外,26.1%的受訪者認為不太需要,4.0%的受訪者認為完全不需要,8.5%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在對另一半的期待上,子女和父母是否有差別?
調查顯示,受訪者對另一半最看重的三項因素分別為:責任感(55.2%)、性格(48.6%)和氣質(42.1%)。其他依次為:價值觀是否吻合(41.4%)、事業心(41.3%)、外貌(41.2%)、家庭環境(41.0%)、身材(38.4%)、學歷(38.2%)、年齡(37.3%)、收入(24.2%)、人生規劃(23.0%)、工作單位(22.8%)、居住地(16.0%)、是否有房有車(11.5%)。
而受訪者父母對子女的另一半,則更看重家庭環境(51.6%)、收入(39.8%)和工作單位(38.7%)。其他因素排名為:責任感(37.0%)、學歷(35.3%)、事業心(33.1%)、年齡(32.4%)、外貌(30.5%)、性格(30.0%)、是否有房有車(29.8%)、身材(25.9%)、居住地(21.5%)、氣質(21.2%)、價值觀是否吻合(16.7%)、人生規劃(11.0%)。
王政利表示,自己愿意尊重子女的意見,也希望孩子能和真心喜歡的人結婚,“但不能一味追求浪漫,這只是生活的一個方面。真的要成家過日子,必須要面對很多現實的問題”。
38.9%受訪者認為通過“相親”的方式談戀愛靠譜
當被問及通過“相親”的方式談戀愛是否靠譜時,38.9%的受訪者給出了肯定答案,17.5%的受訪者認為不靠譜,43.6%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韓盼雪認為,“相親”這種交友形式本身無可厚非,“‘相親’靠不靠譜,主要取決于參與相親的人”。
劉釗強從來沒有過“相親經驗”,他覺得這種方式有些尷尬,“兩個人之前完全不認識,剛一見面就奔著談戀愛的目標,感覺很別扭。還是希望在生活中自己去發現喜歡的人”。
張凡玲并不支持通過相親的方式找對象,“這會給人一種‘待價而沽’的感覺,大家最先關注的都是工作、工資等數據指標,而不是性格、價值觀等”。
對于用工資收入等“外在指標”為自己選擇伴侶,47.6%的受訪者贊成,因為“外在指標”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很多方面,31.3%的受訪者認為“外在指標”可以作為選擇伴侶的前提條件。同時,33.2%的受訪者認為“外在指標”無法完整評價一個人,11.9%的受訪者認為這種心態太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