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浙江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根據教育部黨組教黨任〔2017〕18號文件,任命鄭強同志為中共浙江大學委員會委員、常委、副書記(正廳級)。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發現,鄭強是中國教育界當之無愧的“網紅”。他曾于2012年6月至去年12月擔任貴州大學校長,其間他常以幽默、平實的語言對熱點問題發表獨到而激烈的見解,他還反對大學行政化,曾將學生可以“彈劾”校領導的“校規”寫入貴大章程。他因此被人稱作中年“憤青”,喜歡他的人干脆稱他為“強哥”。
互聯網上流傳著很多關于鄭強演講的視頻,不過內容大多與他主攻的高分子材料結構與性能及聚合物流變學專業無關,而是涉及教育、科研、人才等諸多與社會發展和大學生前途命運息息相關的熱門話題。他在演講時常伴有豐富的肢體語言,一場演講下來往往會收獲上百陣掌聲。
澎湃新聞查閱發現,鄭強的演講很早就被人注意。2002年,鄭強在浙江圖書館報告廳發表關于“中國科學研究現狀”的演講內容就已被上傳至網絡。他在該次演講中談到:“現在中國的知識分子有個弱點,就是不喜歡人家說自己的缺陷,更不愿意自己說自己的缺陷。我今天就愿意來揭揭自己的短,面對產業家,我更應該說實話。中國今天的科技很多都是跟蹤,這也難為中國的教授,因為日子過得較苦,沒有錢,加上很多領導同志本身也沒有知識,為了蒙領導,讓他們撥一點錢,總得把一些文章、報告、口號寫得越高越好。”
鄭強的諸多演講內容在網友中就形成了兩派意見。有人稱其“引人深思”、“喚醒愛國熱情”;也有網友認為他嘩眾取寵、炒作,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不過,這都不妨礙他的演講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