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4日訊 學生家長的微信群里,有人發了一份文檔,名稱是“學生成績單”,阿玲(化名)點進去后,卻發現手機中毒,與手機綁定的銀行卡被盜刷13萬元。事后,阿玲咨詢學校得知,群里許多家長都點開文檔,阿玲是被盜刷最多的一個。昨日,阿玲到泉州鯉中派出所報案,警方已展開調查。
長旺 漫畫
阿玲的兒子在鯉城某中學讀高一,孩子的班主任建了個家長微信群,群里一共有60多個成員,一旦校方有重要消息,班主任就會通過微信群通知。
8月1日下午4點多,阿玲在群上看到,一個匿名賬號發布一個Word文檔,名稱是“學生成績單”。阿玲以為是兒子的期末成績在群里發布,便順手點擊這個鏈接,“點進去是空的,什么內容都沒有”,阿玲覺得蹊蹺,就把該Word頁面給關閉。
緊接著,阿玲就發現,自己的手機中毒了,使用手機的其他軟件,或者接打電話,手機頁面就會跳出這個Word文檔,接連幾次都是這樣。刷機后,手機才恢復正常,哪想第二天,她打算給朋友匯款時發現,銀行卡里的13萬元存款不見了,只剩下70多元。
阿玲這才恍然大悟,一定是與手機綁定的銀行卡被病毒程序盜取了,她到銀行柜臺查詢,發現在手機中毒后的次日凌晨,自己的賬戶分別在廣東、上海和北京,分4次被盜刷。她也咨詢了學校,被告知校方并沒把成績單發在群里共享,群里許多家長都點開過這個文檔,一部分家長因未綁定銀行卡躲過一劫,受害學生家長中,阿玲是被盜刷數額最多的一個,而在群里發布這個惡意鏈接的人,群里的家長都稱不認識。
目前,鯉中派出所已介入調查此事。民警稱,近期,因微信、短信收到莫名鏈接的詐騙案件很多,除了阿玲碰到的“學生成績單”外,還有諸如“我和你老公在一起了,這是我們的照片,你點開自己看吧”這樣的信息。此外,還有不法分子用任意顯號軟件,冒充10086、95533等通信公司或銀行,發送一些帶有病毒的鏈接,盜取客戶信息。提醒廣大讀者,對于此類信息,一是不要打開來源不明的鏈接;二是不要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三是手機不要存個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證、銀行卡賬號等;四是一旦誤點,要盡快更改手機關聯的支付寶和網銀密碼,對重要資料進行備份,立即恢復手機出廠設置或請專業人員重裝手機系統。(海都記者 韓影 通訊員 蔡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