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痛點”多,現實很骨感
一位受訪的某??圃盒8呒壖艺芾韺I在讀學生,向記者抱怨專業課程設置散且亂,老師講得也不系統。“有時講到最后,老師都說也不知道這些知識能用在哪兒。”可見,完善家政學學科體系建設已迫在眉睫。
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開設家政學及相關專業的高校,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多數老師都是從社會學、心理學、營養學、教育學等交叉學科轉型過來的。有些任課老師,對于家政學的概念缺乏了解,認知有限,教學態度比較勉強。
更有甚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時請人代課。還有的學校干脆聘請醫院退休的護士長,給家政學專業大學生講護理,讓學生覺得自己更像是醫院護工。不少學生從實習開始,就選擇與家政服務完全不相關的領域,或干脆埋頭念書考研換方向,遠遠地逃離。
“師資短缺,確實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薛書敏也很無奈。個別已設置家政學專業的高校,因師資緊缺、招生困難,不得已只能停招。
進入家政企業實習或工作的大學生,則多感到一股寒意。
“上學時很開心,也看好行業發展前景,一旦進入家政企業實習后,大多數同學都決定以后不干這行。”吉林農業大學家政學2014屆畢業生文玉虎對記者說,“我們學校在長春,即使是長春數一數二的家政公司,都特別小,特別low(低級)。”
無論是北上廣還是小縣城,街面上最常見的家政公司,多是勞務中介性質。巴掌大的門臉,招牌上紅底白字寫著碩大的“家政”二字,和“保潔、小時工、月嫂、護工”等一排小字。小店里黑乎乎的,擺著一桌二椅,看起來大多都簡陋不堪。
文玉虎覺得自己科班出身,年輕肯吃苦,總能做些改變。讀大三時,他和學長一起創業,在長春開了家政社區門店,為附近高端小區居民入戶做深度保潔。正是憑借這段經歷,他獲得了北京某知名家政企業的工作機會,在正規的寫字樓里辦公,給人感覺很體面。
文玉虎的工作本來在公司總部,給公司門店和家政服務員做培訓。有段時間公司業務下滑,他又被派到門店去做“派單老師”,也就是最普通的家政中介:幫客戶找阿姨,給阿姨找客戶。
從早上8點開工,每天都干到很晚,周末無休——只有晚上和周末,客戶們才得空到門店找阿姨。最讓文玉虎頭疼的是,如何處理客戶和阿姨們的糾紛。“客戶說阿姨不好,阿姨說客戶不好,我哪兒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干了三四個月,文玉虎說自己“整個人脾氣都大了。”
這樣既累人又累心的工作,每月工資到手只有2700元。更重要的是,文玉虎說他在這里看不到未來。“沒有晉升通道,也沒有給我們年輕人充分發揮的空間。更何況大小伙子干家政,說出去也不好聽!”文玉虎決定離開這個行業。
李思楠是文玉虎的大學同班同學,他也想為改變家政行業的小亂散做點什么。2014年,他進入了一家互聯網+家政公司。沒想到干了一年左右,公司就黃了。同期互聯網+家政企業,多數都沒撐下來,它們都沒有解決好服務水準和員工誠信這兩個行業“痛點”。
“在北京干家政的,好多是附近省份的農村婦女。她們本來干得好好的,像現在秋收季節一到,她們好多人都得趕回家收麥子,說不干就不干了,你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李思楠發現目前家政行業遠沒有想象的那么成熟,繼續做又找不到方向,他也轉行了。
朝陽產業亟待專業人才
40天內換了7個育兒嫂,上海市民李曉茱和家政服務人員打交道的經歷讓她心力交瘁。
原本用得好好的育兒嫂突然生病,不得已臨時換人,正趕上李曉茱休完產假要重返職場,她急得不行。“人家聽說我換了這么多育兒嫂,肯定覺得我這個人太挑剔有問題,但我當時真的急得‘饑不擇食’,只要有人能搭把手就行。”
“這7個育兒嫂里,有5個是炒我魷魚的!”李曉茱無奈之下,差點放棄工作,回家當全職媽媽。
走馬燈一樣更換的育兒嫂里,有的穿著雪紡裙高跟鞋來試工,根本沒法抱孩子;有的給小嬰兒喂飯哄睡的耐心,只能堅持十分鐘;有的溝通起來“油鹽不進”,對一切意見建議充耳不聞;有的擺出一副專家姿態,指揮全家按她的要求帶孩子;有的一丁點帶孩子的經驗都沒有,也敢接下育兒嫂的工作……
李曉茱因為急著用人,曾想把這位毫無經驗的阿姨留下。李曉茱的媽媽還手把手教她學做嬰兒輔食,教她給小孩洗澡、喂飯、哄睡。“本來這種事自己做就算了,現在還要指導她怎么做,操心她做得好不好。她在期間,我媽反而更累了。后來對方提出做不來要離開,我覺得她應該付我媽一筆培訓費才對。”
李曉茱雇育兒嫂的月薪是8千元左右。如此高的工資,竟然找不到合適的人。“最后我們感覺,只要是個女的,有張身份證,家政中介就敢推薦入戶,實在太不負責任了。”李曉茱對記者說,“那40天,我們問題沒解決,錢也花了。一方面是身體累,一方面是心累,也不知道為了啥!”
家政行業,既是容納就業的蓄水池,也是育兒養老的保溫艙。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家政服務需求的激增,家政從業人員的收入待遇提高,一線城市月嫂的價格就沒有低于一萬元的,僅是做家務的保姆小時工月薪也在五千元左右。整個家政市場和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愈加迫切。
畢業于聊城大學東昌學院家政學專業的丁貴濱,從2016年底踏入山東佰業環??萍技瘓F(下簡稱“山東佰業”)的大門開始,就被當成了“寶貝”。集團運營總監劉振從面試丁貴濱開始,就有了強烈的念頭:“必須把他摁這兒,可別讓他跑了。”
作為一家集設備生產、產品研發、創業指導、市場運營、企業管理和技術培訓于一體的創新型家政企業,山東佰業已對5000余家加盟商進行創業幫扶。2016年進入公司擔任培訓師的丁貴濱,主要為家政加盟店人員進行標準化培訓。
他不僅像其他同事一樣講課,還撰寫了標準化培訓教材,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實用理論。在實踐中,他對加盟商的指導既宏觀又具體,成本核算恨不得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短短三年時間,丁貴濱已經成了公司業務骨干,并已晉升為中層管理人員。劉振說丁貴濱是帶著創業的激情在工作,三年來從沒倦怠過,一直在發光發熱。
“像小丁這樣科班出身,經受過專業教育的人才,在我們行業里其實特別緊缺。他們認可我們這個行業的發展和價值觀,穩定性強,工作思路清晰、專業。”山東佰業人事總監慈曉云告訴記者,“不像我們招聘來的有些員工,干著干著覺得這行沒意思,跑了。企業培訓員工要花很多精力,往往成本是很高的。”
因為丁貴濱的加入,山東佰業的高管還專程到聊城大學東昌學院,希望成為該校家政學專業實習基地,吸引學生畢業后加盟。
光把大學生吸引來不夠,還要容得下、留得住。慈曉云說:“公司一方面要用待遇留人,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公司的平臺上,施展個人的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不會因為迷茫堅持不下去。”
“家政行業之所以長期被社會看低看貶,主要是從業者的素質和服務品質,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引進高素質的年輕人到家政行業,可以提升整個社會對家政行業的評價。”山東佰業董事長霍亮認為,家政企業自身要成體系、有發展,“要讓年輕人看到希望,給他們提供獨當一面的機會。”
今年夏天,陳蘭從湖南女子學院家政學專業畢業后,來到廣州一家月子中心工作。雖然作為剛入職的新人,她已經深刻感受到領導的重視:請她參與公司管理,由她挑頭策劃活動,讓她參加廣州市家政協會舉辦的各種培訓。
“這些都能幫助我全面成長,讓我看得見自己未來的發展前景,不感覺迷茫。福利待遇也很滿意。”陳蘭告訴記者,董事長還經常拜托她把同學或學妹挖來,共同為公司謀發展。
“這些大學生剛入行時,跟各種人打交道可能顯得并不成熟,但他們有理論依托,后勁足,能在研發、管理、培訓等方面,做很多開拓性的工作。”薛書敏向記者介紹,目前家政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很多都是一線成長起來的,文化水平偏低,限制了企業的發展。
“好不容易招來一個科班出身的大學生,如果沒用對用好,體現不出孩子們的價值,他們也感到很遺憾。”薛書敏說。
“家政學專業能被人承認,畢業生好找工作、有錢賺,不知您能不能體會到我這種成就感?”丁貴濱對記者說,“雖然目前家政行業還有待規范,但市場空缺大,行業機會多,從業人員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是值得年輕人創業發展的朝陽行業?,F在90后在各行各業都頂上來了,家政行業也不該例外。”
雖然女兒還不到一歲半,李曉茱已經開始為女兒的未來操心:“我們小咪長大以后,肯定也是要使用家政服務的,希望等到她結婚生孩子時,家政服務能變得省心些。”
(應采訪對象要求,李曉茱、陳蘭為化名)(尹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