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教育 > 教育新聞 > 正文

    元宵節圖片關于元宵飛花令 元宵詩詞大全2019元宵節吃什么

    來源:浙江在線 2019-02-18 17:52 http://www.vistrails.com/

      春節剛過,元宵又至。作為新年里的第一個節日,元宵節是盛世的象征,也是繁華都市生活的呈現。這個節日始于西漢,繁盛于唐宋,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賦頌之,充滿詩情畫意和浪漫色彩。如若來場"元宵"飛花令,哪些詩詞能"脫穎而出"呢?

    福州元宵燈會

      據悉,最早提及元宵的詩收錄在《詩紀》中,由南北朝庾信所作,《道士步虛詞十首(其八)》:

      上元風雨散,中天歌吹分。

      靈駕千尋上,空香萬里聞。

      "上元"指的就是元宵節,即農歷正月十五,又稱為"春燈節"。正月是農歷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第一次將燈作為正月十五主角的,是隋煬帝的《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詩》: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凝流水,春風含夜梅。

      幡動黃金地,鐘發琉璃臺。

      站在樓上,俯視燈夜,隋煬帝不但感受到了旋轉不息的法輪大法,也聽到了空中縹緲的梵音。顯然,隋煬帝在元宵節燃燈是為了禮佛,無意中為后世造就了一個全民性的狂歡節。

      同時,隋唐時期宵禁的松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這個節日向民間的廣泛傳播。唐代詩人蘇味道曾作《正月十五日夜》詩,詩云: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表達的正是當時正月十五人們已經享有夜晚外出的自由。

      有學者曾做過統計,根據《全唐詩》的整理,唐朝寫元宵詩的總共有66首;宋代元宵詞是宋代節序詞中數量最多的一種,據不完全統計有297首,占節序詞總數的四分之一。

      清代就更多了。在元宵詩詞上的創作上,乾隆可謂一騎絕塵,他為元宵節一共作了176首詩,在眾多詩詞中名為《上元燈詞》的七言絕句就達百首之多。中學歷史題里常出現的詩句:"間年外域有人來,寧可求全關不開"就出自眾多《上元燈詞》中的一首。

      歷代以來,元宵詩詞創作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與官方的節日導向有著密切關系。比如漢朝,元宵節的節期為1天,唐朝3天,北宋5天,明朝10天,清朝5天。

      作為新年里的第一個節日,歷代詩人將豐富多彩的元宵風俗見諸筆端,為我們定格住一幅幅動感絢麗的中華傳統節日風俗畫面。

    “華夏之穹”圓燈燈組

    元宵節風俗之一:吃湯圓。

      清代浙江詩人符曾在《上元竹枝詞》中寫道: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這首詩描寫的是元宵前夕杭州城里做湯圓的景象:香甜的桂花餡料里裹著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一樣的江米,聽說馬思遠家的滴粉湯圓做得好,趁著試燈的光亮在風里賣元宵。

      同樣是清代文學家,李調元在《元宵》詩中則描寫了賣湯圓小販的生活: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格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

      元宵夜里,人已散去,可是那賣元宵的小販還在叫賣"湯圓"。元宵節的湯圓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節風俗之二:賞花燈。

      火樹銀花不夜天。元宵放燈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至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一直延續到今天。

      唐代詩人張祜,其《正月十五夜燈》詩,所寫元宵觀燈景況讓人浮想聯翩: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時天上著詞聲。

      元宵燈節至宋、明之后更盛,萬盞彩燈壘成燈山, 花燈焰火,錦繡交輝,喧鬧達旦,盛況空前。清代詩人姚明之的《詠元宵節》:

      花間蜂蝶真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

      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更是將此種場景推到極致。正月十五的觀花燈歷史悠久,寄托了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崇尚光明、向往太平和諧的心愿。

    天幕花燈吸引大家拍照

    元宵節風俗之三: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 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 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如謎面為劉禹錫《竹枝詞》中的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謎底為"淚":

      又如謎面為杜牧《山行》詩句"白云深處有人家",謎底為"空中樓閣"。

      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風俗之四:舞龍舞獅。

      龍、獅在中華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貴、勇猛,更是權力的象征。人們在喜慶日子里用舞龍來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 五谷豐登,舞獅能夠祈求吉利,帶來好運。因此元宵節舞龍舞獅成為不可或缺的習俗。

      辛棄疾在著名的《青玉案·元夕》詞中寫道: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生動的描寫了元宵節舞龍舞獅的熱鬧場面。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時間確定
  • 黑龍江省高考實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數線公布!成績查詢入口: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徐冬冬曬真實肚子 展示健康美 石獅市委一季度工作會議召開 周杰倫曬母子自拍 透露媽媽幾乎每場演唱 石獅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石獅市委主要領導帶隊開展節前安全檢查 向新而行,打造數字福建“升級版”?—— 石獅市職工文化惠民活動精彩上演 第一批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評審結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