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前教育關注點分析
隨著全面二孩時代來臨,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的呼聲日益高漲;另外,2017年的攜程親子園事件、紅黃藍幼兒園事件,也讓全社會對學前教育監管分外關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引發輿論熱議。因此,自3月3日政協會議開幕至3月20日人大會議閉幕,輿論的主要關注點也相對集中在這兩個方面(見圖3)。
圖3:學前教育關注點分析
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在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方面,輿論關注度最高的是發展普惠性幼兒園。對于“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普通網友和專業人士反應不同,有從事教育工作的代表委員認為這一表述有待推敲。3月13日,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主席團作了關于政府工作報告修改情況的說明,涉及學前教育的有兩處:補充“重視對幼兒教師的關心和培養”;將“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督”改為“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對兒童托育中育兒過程加強監管”。
(二)學生“減負”關注點分析
在全國兩會“預熱”階段,四部門共同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的消息已經引起輿論廣泛關注,會內會外新聞、評論連番引出新的討論熱點,令學生“減負”議題在今年兩會期間持續高熱。在輿論的主要關注點中,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占比最大(26.79%),其次是“三點半難題”(20.82%),轉變家長心態(13.77%)和提升教學質量(13.01%)也較高(見圖4)。
圖4:學生“減負”關注點分析
從兩會輿情總體情況看,社會輿論最關注的是涉及“減負”的具體問題和相應政策措施,但到會議后半程,諸如課程改革、教育評價改革、形成社會合力等理性表達也漸漸在輿情熱點中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