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高校留學生人數激增被質疑擠走本地學生 專家回應
澳洲網刊文稱,最新報告顯示,澳大利亞頂尖高校留學生數量不斷增長,而本地學生數量卻保持固定水平。有說法認為留學生占據了本地學生的名額,但高校專家表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不應將留學生和本地學生對立起來。
文章摘編如下:
留學生入學人數激增
澳大利亞人口研究所(Australian 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報告顯示,去年頂尖高校的留學生數量為16.8985萬人,比2016年增加1.8812萬人。而本地學生入學數僅增加了5134人。其中,墨爾本大學本地學生數量還從1.5492萬人減少至1.5419萬人。2017年,墨爾本大學38.7%新生為留學生。
對此,報告作者比勒爾(Bob Birrell)和貝茨(Katharine Betts)表示,澳大利亞頂尖高校,即八校聯盟(Go8)高校在收入上過度依賴留學生,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留學生。Go8高校本可以招收更多的本地學生。這些頂尖高校沒有考慮到本地學生的需求,也沒有關注研究活動。此外,他們在報告中還呼吁,聯邦政府應當意識到這一現象,讓本地學生優先接受教育。
澳大利亞高校聯盟:不要讓學生處于對立
對此,澳大利亞高校聯盟(Unversities Australia)首席執行官杰克遜(Catriona Jackson)表示,稱留學生“擠走”澳大利亞本地學生的說法是有違事實的。
她說:“盡管聯邦政府在去年圣誕節時大幅削減了對高校招生數的資助,但高校仍然努力保持學生數量增長的強勁勢頭。目前有超過100萬澳大利亞本地學生在大學學習,留學生有26.5萬人。評論人士應慶祝澳大利亞留學產業取得的成功,留學生為澳大利亞每年帶來320億元收益,還創造了工作機會,提高了工資水平。不應當將本地學生和他們的留學生朋友、同學對立起來。”
鏈接:亞裔背景家庭懂教育 孩子數學成績更優異
一項由蒙納士大學和斯溫伯恩大學(Swinburne Univesity)進行的調查報告顯示,來自中國、印度及其他亞洲背景家庭的孩子比澳大利亞、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家庭的孩子數學成績更高。
報告發現,前者的父母擁有的價值觀體系和思維方式對孩子教育更有用,這也證明了家庭環境對提高孩子學業成績的重要性。
調查報告發起人菲利普森(Sivanes Phillipson)表示,那些成績高的學生家長更關注孩子本身能達到的能力,而不是依賴老師和學校的幫助。這種觀念可以用來解釋這些孩子在課堂上和學業上的優秀表現。
此外,報告還顯示,盡管來自中國家庭的孩子數學成績更高,但中國父母在對孩子的期望值上更像澳大利亞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要低于印度和其他亞洲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