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教育 > 留學 > 正文

    留學極端事件頻發 孩子還出國嗎?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6-07-04 14:58 http://www.vistrails.com/

    ­  6月6日,一名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學金融專業到紐約實習的華裔學生羅伯特·劉被發現在紐約大學一間宿舍里上吊自殺。6月11日,一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亞裔大三學生撞車自殺身亡。據媒體報道,這是近3年來該校發生的第30起自殺事件。而這些案例,僅是中國留學生心理問題導致的極端事件的“冰山一角”。

    ­  近年來,我國留學生的數量不斷增多,留學生的年齡也逐漸呈現低齡化的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留學生的極端事件也開始增多,有專家呼吁,應了解、重視留學生的精神需求及心理問題。

    ­  我的孩子變成了“澀柿子”

    ­  今年2月的哈佛大學校報上,4名亞裔學生聯合撰文稱壓力和精神疾病在他們和同伴身上出現,亞裔學生自殺報道也越來越多。

    ­  和自殺、犯罪等極端事件相比,大部分的留學生家庭遇到的問題并沒有那么嚴重,但足以影響家庭間的感情,若處理不當,甚至會讓孩子失去前景光明的發展道路,或造成家庭破裂。

    ­  兩年前,趙女士的女兒離開父母到美國讀大學,趙女士至今還記得當時一家人在機場難舍難分的場面。女兒從小乖巧聽話,尊重父母。然而,兩年過去了,女兒卻像變了個人,

    ­  女兒最近放暑假回家。趙女士和丈夫的興奮之情難以言表,每天變著法做好吃的,滿足女兒的“中國胃”。

    ­  但沒過多久,女兒就開始挑三揀四,對國內生活多有抱怨。有時候沒說幾句話,她就開始跟父母吵,弄得家里氣氛十分緊張。

    ­  “早知如此,當初我還不如不花這么多錢供她出國呢!”趙女士無奈地說。

    ­  對于 “半路出國”的留學生而言,他們的心既不屬于當地也不屬于中國。美國心理咨詢專家崔紅長期在紐約從事中國留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她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分析,上學時,留學生與當地學生格格不入,回到中國卻發現自己與中國同學更不一樣。他們哪邊都沾一點,但都不能或不愿意完全投入,很難有歸屬感,“他們更像那些皮膚黃而里面半青半黃的‘澀柿子’”。

    ­  然而,隨著留學生的不斷低齡化,“澀柿子”現象越發嚴重。孟女士的兒子初三就來到美國上學了,因為孟女士的弟弟在紐約生活,兒子便住在舅舅家。和其他小留學生相比,這樣的條件已經很好了。

    ­  然而,英語口語不是太好的兒子因為和同學溝通困難,變得越來越內向,平時只和一兩個華裔同學交往,學習成績不斷下滑。忙于生意的舅舅一家很少與她兒子聊天,漸漸地,兒子開始埋怨孟女士,質問他們為什么把自己一個人扔在美國。

    ­  “把兒子送出去是為了讓他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且我們家里有這樣的條件我原以為是很優越的,沒想到兒子會變成這樣。”如今,孟女士感到十分后悔,讓兒子回來,兒子卻也拒絕,這讓孟女士更進退維谷。

    ­  出國留學需跨越“三道壕溝”

    ­  對于頻發的留學生心理問題,崔紅表示,父母在保持與留學生子女的親密關系,并縮小精神距離上面還有很多不足。她認為,父母在面對子女出國留學可能出現的心理不適時,首先要跨過三道壕溝:“代溝”“文化溝”“時空溝”。

    ­  “留學生與父母之間一方面要面對青少年心理發育的叛逆期,一方面還要面臨‘文化溝’。孩子生活在國外,會受到當地國全方位的文化影響,有些家長對此了解不足,甚至產生沖突。”崔紅說。

    ­  此外,崔紅認為,時空的距離也會使父母與子女之間由于溝通不便而產生隔閡。有些孩子一個人在國外生活,加上沒有辦法通過細心觀察而了解孩子的情緒和學習生活狀態,一些學生也會向父母隱瞞自己在國外的真實狀況,甚至連孩子退學了家長都不知道。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日積月累的不了解就成了留學生獨自在外的沉重心理負擔,最后甚至會導致悲劇的發生。

    ­  家長應用留學生接受的方式進行非功利溝通

    ­  對于這些初出國門的“澀柿子”,不少家長表示,他們最希望能在孩子出現心理問題苗頭的時候就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恰恰鞭長莫及導致了對孩子心理幫扶的失控。

    ­  對此,崔紅認為,家長在與留學生交流時首先要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家長應該適應孩子的新型社交工具,通過微信、視頻、Facebook等方式了解孩子所想、所感、所愛,要與時俱進,放下身段。”

    ­  崔紅認為,家長也不要只關心孩子在外面的衣食住行和學習成績,要多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要花時間、花心思問問他們平時都交些什么朋友,與室友關系怎么樣,有什么煩心事,未來有什么計劃等等。”

    ­  除此以外,崔紅認為父母還要多了解孩子留學國家的文化,包括新聞、體育和娛樂,這樣才能讓溝通變得有內容,不停留在空洞的說教上。“家長不應功利地談論或要求孩子,或與其他孩子進行攀比,不能把留學看做一個必須出成果的投資行為。”

    ­  “現在有些家庭是孩子出了問題就想著把孩子送出去,以為國外的教育環境一定可以把自己家的‘問題兒童’改造好。但事實上這樣的孩子出國后會更危險,更容易發生極端案件。因此,家長在送孩子出國前就應對孩子的心理狀態等方面進行綜合的考量,不要期盼在國內解決不了的家庭問題可以在國外解決。”崔紅說道。

    ­  何時送孩子出國?什么樣的孩子適合出國?崔紅認為,這需要家長理智衡量孩子的各方面條件。“孩子的心理狀態和性格離不開家庭氛圍與家庭教育,總體來看,家庭成員關系融洽的家庭出來的孩子更適合出國留學,因為他們更有安全感。”此外,從小自立性強,曾參與過很多社會實踐或課外活動,比較自信的孩子更適宜出國。

    責任編輯:蘇仕穎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山東2025年高考總分多少? 山東高考成績公
  • 浙江2025年高考時間:各科目考試時間安排
  • 馬鞍山2025年放暑假時間 幾月幾號開始放假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泉州狀元街“妙音音樂盒”街藝表演,樂音繞梁(視頻)
    泉州狀元街“妙音音樂盒”街藝表演,樂音繞梁(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今天(5月11日)油價調整最新消息:油價 全產業鏈布局加長加密!古雷石化“產業雨 無需戶口本!婚姻登記全國通辦首日 福建4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最新:以下哪部著作被稱 習近平結束對俄羅斯國事訪問并出席紀念蘇 鐵肩擔道義,歷史鑒未來——中共中央政治 舉重亞錦賽:張海琴完美表現刷新世界青年 濫征關稅政策加劇美國經濟不確定性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