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是風尚
“我一般會選擇在學期結束時出去旅游,目的地多是一些旅游城市。這些城市大多靠近海邊,自然風光很好。”胡謙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已經學習1 年,利用假期他游玩了澳大利亞大大小小的6個城市。
“法國假期比較多,而且去其他歐洲國家旅行很方便。”劉斯嘉正在法國讀碩士,接受采訪時,她剛剛結束一次旅行。
關于旅游方式,大多數留學生會選擇“自由行”。劉斯嘉說:“我喜歡和朋友 自由行 。因為時間地點安排靈活,比較方便,自己想干嘛就干嘛。”
董汀瀅正在荷蘭讀碩士,她是地道的“背包客”。“背包一方面可以解放雙手行動自如;另一方面可以省錢。在安全的前提下,我大多會選擇住在青年旅社,省錢的同時,又能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行者。”
“自由行”便于旅客選擇適合自己的行程、交通方式以及住宿,現在已經成為很多留學生省錢旅游的選擇。
“省錢游”做首選
出國旅游是留學生放松心情、領略異國文化的機會,但旅游開支也成為他們普遍關心的問題。
“在美國,去別的國家簽證費是比較便宜的,甚至有些國家是可以免簽的。比起國內來說,在美國直接出國游可以省下來一筆簽證費。對于我們留學生來說,這也算一筆不小的數目了。”正在美國讀博士的朱風知(化名)拿起手旁的計算器一邊計算,一邊向筆者介紹道。
關于旅游的省錢攻略,劉斯嘉說:“多了解一些廉價航空、火車和大巴信息,價格會特別劃算,也不會因為廉價而不安全或者服務態度不好。”交通費一般是留學生出國旅行的一項大開支。“先買廉價機票坐飛機到目的地,然后租車自駕游。國外租車相對還是比較便宜的。”胡謙也向筆者分享了自己的旅行省錢技巧。
“一些景點密集的旅游城市通常會有包括景點門票和公共交通的通票,可在一天或幾天內使用,性價比很高。”董汀瀅邊說邊拿出了自己旅游時積攢的各種票據。
“27歲以下可以辦青年卡,買火車票會便宜很多;外出記得帶學生卡,很多景點對學生是免費或者門票有折扣的;上火車一定記得自己打印車票。因為歐洲火車站不像國內有檢票人員,檢票靠自覺,如果不打票上車被查到會罰很多。”劉斯嘉一再提醒留學生。
關于旅游中的吃飯問題,胡謙說:“國外有帶廚房的旅店,自己做飯也會省錢,但少了品嘗當地特色美食的機會,最后把二者有機結合。”(成怡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