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衛報》11月24日消息,據一項針對34個國家的年度教育調查,英國在工業國家擁有最高的本科教育平均學費。
據位于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介紹,在政府決定將最高學費提至三倍之后,英國本科生平均每年學費僅低于6000英鎊(約合人民幣58萬元)。緊隨其后的是美國,平均學費約為5300英鎊(約合人民幣51090)。日本排名第三,平均學費為3300英鎊(約合人民幣31811)。
這一調查僅針對公立大學,但美國許多頂級大學均為私立大學,所以有關美國大學的數據略有偏頗。
該組織2015年度教育調查的其他發現還包括英格蘭和蘇格蘭教師的起薪低于接受調查國家的平均水準,在歐洲國家中屬于最低水準。然而,這一缺失得到了獎金和補貼的彌補,英國教書的起薪有望高于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調查的平均水準。然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教育技能主任Andreas Schleicher表示,英格蘭和蘇格蘭的整個教師行業的情況正在發生切實的反轉。“這在歷史上真是是第一次,在過去十年中教師沒有得到比現在更高的薪水,”他說。“當你回顧一下2005到2013年之間教師的薪水情況蘇格蘭和英格蘭的確在倒退。 ”
報告還指出英國是擁有最多小學課程的國家之一,平均課程為27門,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調查平均水平為21門。只有中國、智利和以色列平均課程更多。相反,英國中學每20個學生配一名老師,低于調查平均數24。
對本科學費的調查顯示了近年這些國家在解決大學資金方面的進步,25個國家中14個國家在1995至2010年間有相關信息強制收取費用。自2010年起,10個國家對收費體系進行了改變,改變主要是提高學費,2012年英國的年度最高學費升至之前的三倍到9000英鎊(約合人民幣8.7萬元)。
有八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的國家對公立學校全日制本科生不收取學費,其他國家中有超過一半每年的學費為1300英鎊(約合人民幣8303)或者更多。然而,這是對本國學生而言,留學生學費更高。
報道強調了接受大學教育的長遠利益,并指出這能使就業更穩定。報道還發現,在所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接受大學教育的人一生全部收入比最高學歷為中學的人多一倍。 (實習編譯:龔長梟 審稿: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