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十三)明確學校辦學定位。積極引導民辦學校服務社會需求,更新辦學理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辦學模式,加強內涵建設,提高辦學質量。學前教育階段鼓勵舉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堅持科學保教,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中小學校要執行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堅持特色辦學優質發展,滿足多樣化需求。職業院校應明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定位,服務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水平。鼓勵舉辦應用技術類本科高等學校,培養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和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需要的人才。充分發揮民辦教育在完善終身教育體系、構建學習型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二十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各級人民政府和民辦學校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任務。各地要將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納入教師隊伍建設整體規劃。民辦學校要著力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全面提升教師師德素養。加強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加強教學研究活動,重視青年教師培養,加大教師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水平。學校要在學費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資金用于教師培訓。要關心教師工作和生活,提高教師工資和福利待遇。吸引各類高層次人才到民辦學校任教,做到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二十五)引進培育優質教育資源。鼓勵支持高水平有特色民辦學校培育優質學科、專業、課程、師資、管理,整體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民辦教育品牌,著力培養一批有理想、有境界、有情懷、有擔當的民辦教育家。允許民辦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與世界高水平同類學校在學科、專業、課程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