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有關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的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及其運用,要求報考者通過分析、判斷和推理,選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項。
例題:匾額是中國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示建筑物的性質。下列匾額與建筑物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A.明鏡高懸--貢院
B.萬世師表--關帝廟
C.還我河山--武侯祠
D.正大光明--乾清宮
?。ù鸢福篋。仔細考察四個選項,你可以依據有關歷史常識,判斷出A、B、C三個選項的對應關系都不準確,只有D選項中的匾額與建筑物能夠對應,故正確答案為D。)
四、申論介紹
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并理解給定資料的內容,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辦法。
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對事件、觀點進行準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