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26日訊 考前半個月該如何側重復習?科目明顯長短腿怎么辦?上周末,海都記者采訪了2014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狀元、現就讀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林子晗。
林子晗,福建2014高考文科狀元,現就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面對高考,我一直覺得基礎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最后都要回歸課本!”作為高考過來人,林子晗認為把基礎知識都掌握好,做好基礎題比較重要。復習到煩躁的時候,不妨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說聽歌、打球,稍微放松下,給自己一段時間靜下心來。“到這個時候,大家已經準備好了所有上場的裝備,那只要盡力發揮就好。其他事情,不要想太多,盡人事聽天命,大家高考加油!”
考前半個月 作息要調整到高考節奏
考前半個月,林子晗建議考生最好把各科的基礎知識再過一遍,適當做一點題目保持感覺。“考前最后兩周,我大部分時間是呆在家里復習,如果有一整天時間的話,我會安排各科都復習一些,但沒有很固定。比方說我今天想復習歷史,我會直接花2~3小時復習完一本歷史書。另外,我每天都會做一點題目,差不多兩至三天會做一整套題,一套題就是各科的都做,這對于保持做題的狀態挺重要的。”
作息上,他建議考生在這時候要調整到高考的節奏,就是按高考的時間來,比如說晚上十一點睡,早上七點起床,中午午休二三十分鐘這樣。“很重要的一點是,你需要讓自己進入高考狀態,把握好每天早上九點和下午三點那段時間,這是一天中精神最集中的時段。”
作文注意素材運用 文數要確?;A題得分
科目長短腿明顯的考生,尤其要重視掌握基礎知識,爭取把基礎題的分數拿全。比如文數,除了選擇題后兩題、填空題后兩題,還有最后兩道大題的最后一小題之外,其他題都是比較基礎的,考試時應該先把基礎題做好,在確認基礎題沒做錯的情況下,再來攻這幾道比較難的題,能拿幾分就拿幾分,像選擇、填空題做不出來也可以蒙一下。
語文,考前可以把名著導讀再細致看一遍,把一些細節稍微記一記。作文的話,一般只要審題正確、結構恰當、語言通暢,基本上能拿45分~50分。但想要進一步提高的話,就要講究一點素材的運用以及行文的邏輯了。
“我個人比較喜歡用時代感比較強的素材,比方說考前一兩周有些新聞里的東西,我也會把它寫到作文里,然后以此來分析社會現象。”林子晗說。他建議考生在最后這兩周,不要為了求新、求變而突然改變自己平常的寫作習慣,因為如果沒有把習慣練得很熟,就很容易出現邯鄲學步的情況。
文綜主觀題 要從材料中獲取答題角度
文綜三科,因為知識點比較多、比較雜,讓不少文科考生比較犯怵。林子晗的建議是,在考前最好把知識點都過一遍。如果覺得自己時間不夠的話,可以集中復習自己比較容易遺忘的知識點,比如說考試時反復出錯的地方,還有一些本身很枯燥、難記的知識點等再過一遍。
以地理的地圖、經緯網為例,考生可以自己畫一下地圖,在上面標上山脈等加強記憶。當然,考生也可以通過回憶一些比較特殊的經緯線,比如說北緯30度線穿過哪些地方、各地氣候如何等方式把知識點串起來。
對于文綜三科的主觀題,林子晗建議考生們在看到題目和材料后,要學會分析,然后從材料中獲得答題角度;再結合課本知識和材料,寫在各個角度的答題里。如果考生的答題角度是完整的,即使每個角度答得不是特別完整,也不一定會丟很多分。而有的考生,答得再多,但是角度漏一個的話,可能會丟很多分。(海都記者 李曉蓉)
更多信息和備考資料可點擊查看:2015年福建省高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