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揚州考生陸續拿到了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2018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說明》。2018年江蘇“小高考”考試時間3月17日-18日??忌豢频肁可在高考總分中加1分,4科得A可加5分。
2018年“小高考”考點有哪些變化,要如何復習?揚州一線名師和教科院專家分析最新變化,提出備考建議,助考生“沖A”成功。
政治
密切關注十九大等熱點
市教科院政治教研員 王恒富
近幾年,政治試題在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能力考查的同時,主觀題的設問更加靈活,思維品格要求更加嚴格,重大熱點時政更加突出。
研讀《說明》,明確方向?!墩f明》中提到,2018年提升了“外匯和匯率”的測試要求、細化了“市場配置資源”測試要求、增加了“我國政府性質”的考查要求,這些需要引起關注;《說明》更換了1、3、6、8、10、15、17、19、21題例,需要引起重視;《說明》強調民族團結教育,需要加強注意。
課堂上對知識點的講解,不在于多與泛,則在于精和細,不能碎片化,要立足整體性。如,《經濟生活》可分為個人、企業、國家的參與,個人在參與經濟生活的過程中又可以體現不同的身份,如消費者、勞動者、投資者、納稅人等。
培養能力,提升素養。根據《說明》要求,從多角度來訓練來提升學生能力。對平常錯誤率較高的題目要做到反復訓練,直到正確為止。
關注生活,透視熱點。2017年應密切關注十九大新亮點、國家經濟聚焦點、科技教育創新點。要精心選擇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治國、創新精神等相關的素材和案例,充實到復習中去。
歷史
提升非文字材料閱讀能力
揚大附中歷史教師 曹偉
2018年“小高考”歷史考試說明整體保持穩定,具體內容與要求微調,主要有11處變化。
部分知識內容作了增或刪的處理。如增加了“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了解宋明理學的積極影響”“認識毛澤東思想對近代中國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等內容;刪除了“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影響”“了解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主要內容”“了解古代中國的文人畫”等考點。
部分考點測試能級要求進行了重新表述。如遵義會議、冷戰起源的背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內容的考查要求由“了解”調整為“理解”;量子論和相對論的考查要求則由“理解”調整為“了解”。
“典型題示例”部分很重要。反映了小高考試題的面貌,但常常被忽略。這部分內容調整較大,28道例題,調整了12道。
落實基礎是關鍵。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占到卷面分值的90%,對照具體測試內容與要求,逐一落實到教材,不能出現疏漏。
提升能力是沖A的關鍵。要重視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不僅能夠閱讀文字,還要學會閱讀表格、圖片、數據等非文字材料。要練好客觀題,強化非選擇題審題方法、答案規范化訓練。
地理
“圖不離口”“圖不離手”
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員 吳春燕
制定科學的復習方略至關重要。要認真研讀使用《說明》。復習的明線是《說明》中的測試內容和測試要求,要夯實每一個考點建構知識體系,相比2017年,2018年《說明》在“測試具體內容和要求”有3處變動。復習的暗線是《說明》中的四大能力要求,發展學生的關鍵能力和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要的要求,應落實在每一節復習課教學中。
透過試題分析命題特點。“小高考”測試中力求突出基礎性、時代性、創新性和公平性,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這是命題指導思想,也是地理教學和復習過程中應該把握的理念,更是學業考試中能否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因此關注近幾年的“小高考”真題,尤其是《說明》中的典型題示例。發展學生在新情境下運用地理知識和原理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科學備考提高應考智慧。進行“拉網式”的知識點過關練習,夯實基礎;針對地理學科測試對讀圖、析圖能力要求較高的特點,在復習和訓練過程中要圖文結合,做到“圖不離口”“圖不離手”;通過訓練查漏補缺,做到精選精練,規范答題,提高解題技巧,在訓練中反復回歸《說明》和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