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22日訊 未來,職業技能證書有望和學歷一樣重要,并成為社會公認的人才評價標準。上周,福建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2016年開始每年培育100萬名新型產業工人和農民,到2020年全省技能型勞動者數量計劃達到700萬名,對按規定獲得職業培訓結業證書或通過社會化考試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從就業專項資金中給予每人350元到2000元補貼。并且,將實行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促進學歷證書考試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標準對接,逐步實現兩考合一。
《意見》還相應建立了“學校從行業企業招聘教師”的制度,明確規定職業院校新補充專業教師(含專業課和實習指導教師)中具有行業企業工作經歷的比例應逐年提高至50%。試行教師五年一注冊制度,完善教師退出機制。
高校將更多地承擔起技能型人才培育的責任,規定全省獨立學院原則上轉設為應用型本科高校;高職院校要逐步建立注冊入學制度。到2020年,應用型本科高校招收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的比例要達15%,高等職業院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比例要達30%。
此外,為了培養更多緊缺產業的人才,促進就業、創業,《意見》規定,允許學生在本科三、四年級,??贫?、三年級,根據緊缺產業的人才需求轉專業或調整專業方向。(海都記者 劉燕婷 黃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