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
問題新穎 對考生思維能力要求高
點評人:城東中學高三化學備課組長
陳文良
此次市質檢理綜化學卷,整體上考查的內容、題型都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但因為問題新穎,思維量較大,卷中對考生能力考查比較到位,整體難度較高,估計全市化學部分平均分在35~40分。
選擇題中出現的內容全是高頻考點,沒有所謂的冷偏門知識點。如選擇題6、7、8、10這幾題考查的內容比較基礎,學生比較容易入手,得分率比較高。選擇題9、11、12均有一定信息量,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融會貫通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查比較到位,學生得分率都不高。
非選擇題題目也不簡單。如23題第一部分的問題,學生比較常見,也比較容易入手,有出現的錯誤都是考慮不到位或者因粗心大意而丟分,如第二個離子方程式沒有配平等。第二部分問題設置看似傳統,實際暗流涌動,學生必須先完成表格中的數據并找出平衡點,才能完成題目的作答,特別是最后一個空。
24題應該是全卷最難的一題,關鍵的原因是題目的信息提示不夠且不夠清晰,整題的物質大部分沒有學過,故學生題目讀不懂,本題得分點第1、4小題,其他學生都感覺頗為困難,第5小題學生定向思維丟分。學生的計算能力薄弱,故第6小題得分非常低。
還有25題實驗題,很多學生在做第一小題時因為定向思維丟分嚴重。選做題31題,乍一看好似有機題,學生一下就有點犯暈。
【后期復習建議】
本次質檢體現除了在堅持基礎內容考查外,基礎知識考查形式比較靈活,問題更靈活的趨勢。因此,在接下來的復習中對基礎知識要進一步夯實、查漏補缺,不可投機取巧。如果時間允許最好回歸課本,并且注重答題的規范與完備性。應繼續重視元素性質部分和離子反應與氧化還原、電解質溶液中的化學平衡兩部分內容的綜合;反應原理部分除與元素性質綜合外,還需鞏固涉及計算的基本概念。對于有缺漏的知識部分都需要在備考中集中有針對性地練習。
歷史
命題涉及新增加的考試內容,多采用新材料
點評人:培元中學歷史科老師 陳躍
文綜歷史試題重在基礎、主干突出、穩中有變,對學生的知識積累、能力掌握,起到了全面的檢測考查作用。其命題涉及新增加的考試內容,如美國聯邦制、《大抗議書》、詹天佑等。同時注重考查學生史料研習能力,卷子中多采用新材料,創設新情境,圖文并茂,呈現方式多樣。
注重學科內知識的綜合,考查學生的文科綜合素養。比如,圍繞公司的發展與作用考查中外歷史關聯,突出內容的綜合,很好地體現新課改的理念。試題也體現了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第16題選擇淞滬會戰的考查很好地切合了這一社會熱點。
【后期復習建議】
1.基礎是根本,成也基礎,敗也基礎,這是考試的不二定律??忌貧w課本,溫故知新,查缺補漏,構建立體知識網絡,規范答題,只有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2.加強應試實戰訓練,專項訓練、專題訓練、整卷演練應當做到合理適度有效,不貪多不求難,注意總結經驗、強調解后反思、關注歸納提升,立足拿滿基礎分,拿足中檔分,力爭拿到更高分,切忌追求“新、難、怪”,盡量減少無謂丟分,增強信心,以最好的狀態迎戰省質檢。
3.強化通性通法。熟練掌握解題的通性通法,提高解題速度。有的題型立意新穎,情景對考生來說是陌生的,但解題的手段是基本的,它考查的是通性通法。掌握各類常見題型的規范表達模式,避免“會而不全,對而不全”。
地理
有全國卷高考命題的風格
點評人:泉州七中高三地理備課組長 陳文新
本次試題體現了全國卷高考命題的風格,其主題、情境設置緊密聯系社會現實、生產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與能力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現象、解決地理問題。注重考查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
同時滲透新課程理念。以往綜合題都是以區域為中心,考查的知識面廣,但本次質檢綜合題與全國卷命題思路比較相似,體現出“一竿子”考查到底的特點,圍繞轉場進行設問。
【后期復習建議】
1.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歸納總結地理原理、規律,感悟試題的情景與內涵,感悟試題的考點,命題意圖與能力要求。
2.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小專題復習,將“四基”的復習落到實處,突出對主干知識的復習。以“不變應萬變”,將著眼點放在主干知識遷移應用上,而不是對所學知識進行過多地加深拓展。
3.重視地理能力和邏輯思維方法的培養,主要對策有:以圖文為載體,以問題為主線,創設聯系實際的新情境,說明地理現象、分析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從自然及人文、社會因素入手,尋找問題的已知和未知的內在聯系,打破“套模”的慣性思維,應用多種分析思路與方法去解決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精選練習和考試題目,有意識地對近幾年全國卷試題進行訓練和講解分析;注重審題、解題思路與過程、表達術語專業化有效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