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按照評估意見,進行了教師的“供給側改革”,通過監測數據進行精準進人,生師比過高的專業優先進人。針對新進教師教學能力的不足,通過成立教師發展中心針對教師進行能力提升培訓。近年來,全校的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不斷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持續升高,高層次人才不斷聚集,具有海外留學或研修經歷的教師比例大幅提高。
此外,高水平大學建設必須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評估組專家提出文科類專業實踐學分過低的現狀,校方立刻修訂了更符合學生發展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將涉及專業的實踐學分比例提高到15%以上。
以高水平高校建設為契機,福建農林大學加快去行政化的步伐,通過創新制度設計,改革校院管理體制。學校將進人權、副高級及以下技術職務評聘權、科級干部選拔聘任權、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權等全都下放給學院。
“下沉一級”產生了蝴蝶效應,高校的二級學院激發了辦學熱情。學校內部由行政主導教育與學術資源“錯配”現象少了,從管理走向治理,行政部門和學院的關系融洽了,因此直接產生了良好的效果。更多更好的教學科研成果涌現,福建農林大學還獲得首批“全國高校創新創業50強”稱號。
不僅高水平大學建設有聲有色,福建新建本科的質量提升也頗有成效。2016年,江夏學院明確了“建成有特色的高水平應用型本科大學”的總目標,以建立產教融合、創新創業、能力本位三個方面為著力點,立項整體轉型發展,專業群和特色專業發展加快,取得了一定的轉型成效。
在2016年省教育評估研究中心發布的新建本科院校質量報告中,江夏學院的綜合排名比上年攀升了3個位次。近兩年,根據學校的定位和發展目標,政府進行大力支持。學校以電子信息學院和工程學院為主的工科專業集群崛起,軟硬件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2016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中,他們的實驗室建設獲得評估組專家的稱贊。學校新增了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獲批一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基地(創新創業基地),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明顯,2016年獲得國家級各類競賽二等獎以上29項。
根據教育部合格評估的反饋以及2016年的質量報告,補足建設主要短板,江夏學院提出了爭創轉型發展示范高校的新目標,“再上新臺階,建設新江夏”,2017年他們的步伐會邁得更大。
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高專院校面臨的挑戰不小。近年來,全國上下都在進一步厘清和明確高職教育的定位、作用、路徑和模式。辦學理念上,強調服務發展、促進就業,不重升格重升級,引導高職院校把主要精力和資源配置聚焦于內涵建設辦出特色。
2017年2月,福建省教育評估研究中心發布發展潛力綜合排名,黎明職業大學位居全省高職高專院校第1名,其中13項指標位列第1。去年一整年,學校圍繞示范性現代職業院校建設的種種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
校方表示,省辦學質量監測評估的各種指標體系高度概括了高職院校建設的各項發展內涵,又為學校深入開展示范建設提供了可量化的操作標準,引導、推動學校根據指標體系來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從而有力促進學校的創新發展,發揮了導向作用。
根據指標體系,學校特別加強了實訓教學條件的提升,年投入由2013年的1200多萬元提升到2015年的近2000萬元;高級職稱教師比例由2015的27.66%提高到2016年的35%,該項指標全省位次從第22提升到第8。
2017年,黎明職業大學將開展“優質工程建設年”活動,進一步打造學校的特色亮點,爭創國家優質高職院校。
經過3年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一校一方案”“下沉一級”的評估新模式,實踐運用成效明顯,業內認可程度較高。重慶教育評估院在高校辦學質量數據監測、相關質量評估項目等方面,就借鑒了福建的有益經驗。
云南省高等教育評估中心認為,福建的教育評估模式較好地解決了“有項目立項無驗收評價”“有經費投入無績效評價”等問題,監測評價結果應用創新成為省級高等教育行政治理和統籌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