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一過,臺商投資區東園鎮龍蒼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的圖書室又熱鬧起來,本村及鄰村的學童紛紛前來看書、玩耍。該活動中心由龍蒼小學舊址改造而成,設有圖書室、南音室、農博館等,每個場所都由退休老人義務管理。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建成119個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共有基層“五老”(指老黨員、老干部、老勞模、老教師、老軍人)管理員1400多名。
寒暑假小孩無處去的問題,在家長忙于生計的農村地區尤其突出。2011年年底,市關工委提出:用5年時間,將各地閑置的校舍、活動場所和祠堂盤活起來,變成青少年放學后、寒暑假的活動樂園。每年建設20個鎮村級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成為市委市政府2012年至2016年的為民辦實事項目。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實際建成119個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其中19個為基層自發建設、市關工委補助),投入總資金3165.8萬元。多數活動中心堅持做到周末、寒暑假以及國家法定節假日全面免費開放,進一步豐富了青少年的假期和課余生活。
為助力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全市1400多名基層“五老”和大學生志愿者、社會賢達、熱心人士紛紛加入活動中心的服務大軍,開設書畫水彩、科技制作、演講口才、沙盤游戲等寓教于樂的興趣班,真正使活動中心成為青少年的“學園”和“樂園”。
今年起,市政府將每年安排100萬元,用于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日常運行的經費補助。目前,市關工委已研究制定了活動中心經費補助及考評獎勵辦法,促進活動中心規范運作,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