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中小學放了寒假,大多數校園里一片寧靜??稍诒緢笤?ldquo;一所鄉村小學的逆襲”為題報道過的仙游縣蓋尾鎮嶺頭小學里,仍然涌動著熱切的希望:迎接掛鉤幫扶單位的領導來調研,探討解決學校難題的辦法;大年初一的新春座談會也在積極籌劃,村里關愛團在新的一年要辦哪些事漸漸有了眉目……
盡管地處偏僻,但嶺頭小學表現出的精氣神給去過一次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朝氣蓬勃的勁頭在生源日益凋敝的鄉村學校尤其珍貴。正因如此,嶺頭小學才實現了生源的“不降反增”,實現成功逆襲。
嶺頭小學找回這種精氣神,對廣大農村學校提升辦學質量有很好的啟示。農村學校要辦好,必須有內生動力,第一件事就是提振精氣神。要做到這一點,得從一件件實事抓起。過去一年,地方政府在實施學校硬件提升工程時,給予鄉村學校“同等的愛”,通過結對幫扶等方式幫助學校協調和解決發展難題。與硬件提升一樣迫切的,還有鄉村學校教師隊伍的建設,許多地方通過完善機制、提高待遇、搭建事業發展平臺等方式吸引和留住年輕教師,給鄉村學校增添一分活力。
辦好鄉村學校,光靠政府部門的力量還不夠。一所學校就似一座村莊的文教中心,為孩子們辦好家門口的學校,是村莊里每一位村民的共同愿望。如今,盡管大多數村民都在城里務工、經商,下一代也普遍隨之進城讀書,但他們的根在這里、母校在這里、鄉愁在這里,匯聚整個村莊和每一位校友的力量和智慧。眾人拾柴火焰高,不論是慷慨解囊捐錢物還是牽線搭橋引幫助,都一定能給鄉村學校帶來可喜的變化。
過去的一年,許多鄉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很大改善。今年我省還要繼續推進鄉村學校建設。今年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統籌推進縣城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創建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350所。這項計劃給眾多鄉村學校送去了“新春大禮包”。記者認為,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不僅體現在一些看得見的指標上,更體現在學校平時的精氣神上。有了精氣神,才有可能“擼起袖子加油干”,縮短城鄉差距、推進一體化發展的目標才能實現。
美麗鄉村、幸福家園、歷史文化名村……當前,國家對農村建設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都在不斷加大。這對于鄉村學校而言也是寶貴的機會。學校是村莊傳承歷史和文脈的載體,是展示美麗形象的最佳窗口,擁有一所美麗整潔、設施完善、士氣高昂的學校,整個村莊也就有了一道最美的風景。(記者 卞軍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