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座擁有著百年足球運動傳統的城市,廈門的足球運動源遠流長,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濃厚的足球氛圍。百年足球傳統如何薪火相傳?在當前中央提出發展振興足球事業要從娃娃抓起,打好群眾基礎的時代背景下,2015年4月,廈門經教育部批準正式成為全國三個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之一,率先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工作。
在今年的湖里區中小學生足球錦標賽上,數字化的賽事系統為比賽增加了不少亮點。本報記者 施辰靜 攝
認真貫徹落實發展校園足球,廈門已經形成了校園足球蓬勃發展的氛圍——今年新增了10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目前全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數量為96所,其中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達55所;校園足球普及工作開展有聲有色,足球教學課成為小學和中學的“必修課”,今年,足球運球基本技能已經納入廈門體育中考考試選考內容;建立了貫通了小學、初中、高中到高校的青少年校園足球四級聯賽體系;經中國足球協會審核和批復,廈門成為2016年全國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之一;搭建廈門市校園足球大數據平臺,校園足球進入2.0時代……
大數據支撐啟動校園足球“2.0”
運用校園足球大數據解決方案,以智能硬件設備為基礎,借助大數據和云計算等IT技術手段,不僅可以通過精準的球員定位系統、專業的運動軌跡演算實時記錄足球場上球員們的表現,還可以持續跟蹤球員教學、測試、比賽成績等數據信息,為足球教練科學解讀球員技能與戰術能力提供科學參考,系統提升足球教學水平,方便教練“排兵布陣”……
近日,廈門市教育局與華奧國科體育大數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攜手成立了“廈門市校園足球大數據平臺”,標志著廈門市校園足球系統正式落地,也開啟了全市中小學校園足球訓練系統化、科學化、數據化的新模式。
據悉,廈門市教育局首批指定了30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校部署這套校園足球大數據系統,利用該系統幫助日常教學和訓練,并將服務廈門市校園足球各級聯賽,最終建立教學、訓練、比賽貫通的統一化大數據平臺。
事實上,大數據與校園足球結合的探索在廈門早已開始。在更早前舉辦的2016年廈門湖里區中小學生足球錦標賽上,數字化的賽事系統為比賽增加了不少亮點。在比賽開始前,球場的四個角落被支起接收器,每一位球場球員的手臂上系上帶有傳感器的臂套,比賽用球也換上了植入芯片的特制足球,球場上每一位球員的表現細節都被真實地記錄,并傳到了手機端的APP上。
“家長、教練、球員可通過視頻+數據直播實時了解賽況,向外界開放有助于提升校園足球賽事整體的參與度和社會影響力。”作為賽事的技術支持方,廈門簡極科技CEO羅向望說。
“通過大數據,以后我們廈門市要組織廈門的代表隊,選拔優秀苗子時,就能通過這些數據的采集,比如他在比賽中表現怎么樣,進了多少球,跑動多少米,哪方面比較好,獲得科學的依據。而不是以前更多采用的肉眼觀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經驗。”廈門人民小學足球教練張悅虹道。
多樣化的技術支持,正引領廈門校園足球進入2.0大數據化時代,探索更科學有效校園足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