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新福建建設,關鍵靠科技、根本 在人才。教育就是發展科技和培養人才的基礎。——省委書記尤權
教育投入是最有遠見、最公平、最值得的投入。——省長于偉國
本月初,教育部發布了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對福建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檢查反饋意見,上月,福建省最后一批18個縣,通過了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檢”。這標志著繼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廣東之后,福建成為全國第七個整體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均衡國家督導檢查的省份,比計劃提前一年實現。
上周四,霞浦第三小學語文老師鄭華在福州教院三附小交流上課
今年起,福建省開始開展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的創建與評估。這意味著,福建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從“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
三校老師同臺上課,“智慧課堂”促教育均衡
電子白板、積分板、即時反饋系統、計時器的運用……上周四,在福州教院三附小第十二屆教學年會暨三校教研共同體聯誼活動現場,福州教院三附小、霞浦第三小學、福鼎市桐北小學的老師同臺上課,展示了語文、數學、科學、綜合實踐活動等共8節課,他們圍繞“互聯網+智慧課堂促進師生共成長”的主題,借力現代信息技術,讓課堂教學更高效。
據了解,“信息化”是福州教院三附小辦學的特色之一。自2015年開始,三附小就把“智慧教室”應用作為打造信息化校園的抓手,啟動“智慧教室”應用的試點工作,分批分期安裝了34間智慧教室,先后承辦了兩場市級“智慧教室”研討課活動。
三附小的“智慧課堂”模式,只是福州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一個縮影。2012年起,福州市財政每年投入近2000萬元,專門用于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保障。
舉措:“以縣為主”機制,實現教師輪崗交流
2011年3月,省政府與教育部簽署《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隨后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按國家統一部署,統籌各地實際,福建省制定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分年度推進計劃,確定從2012年起至2017年,全省92個縣(市、區)全面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評估認定,形成全省一盤棋的時間表、路線圖。最終,福建省在2016年實現所有縣市通過“國檢”,比計劃提前一年實現目標。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是校際均衡,校際均衡的關鍵是師資均衡。福建省構建“以縣為主”的教師管理體制,推動教師輪崗交流,并建立相關教師激勵制度。
福建省積極探索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模式,努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在城區,我省積極推行“小片區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資源共享、師資互派、統一教學、捆綁考核”的學校管理新機制;在農村,推進農村薄弱學校“委托管理”試點,實行“職責授權、資源統調、多元扶持、分年評估”的委托管理模式,為農村薄弱校與城區優質學校牽線搭橋,發揮城區優質學校的輻射作用。(記者 羅小春 鄭琳琳 李建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