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日前印發,未來3年內,我省將多措并舉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到2017年,我省適齡幼兒入園率達98%。屆時,全省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覆蓋面達75%,各級示范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覆蓋面擴大到40%。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課程
據統計,2011年以來,通過實施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全省新建公辦幼兒園544所、改擴建529所、增設附屬幼兒班3584個,新增民辦園1350所,累計增加學位30萬個,基本實現每個鄉鎮(街道)配備1所公辦幼兒園。
今后,我省要加強片區教研,以優質幼兒園帶動一般園、薄弱園,整體提升保教質量。計劃提出,要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未來3年內,我省將支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驗區、基地園開展實驗研究。屆時,全省將設立800所《指南》實施基地園。
依托農村中小學
設立附屬幼兒園
未來3年內,各地要以縣(市、區)為單位,按照城鎮服務人口1萬人、農村服務人口3000~6000人設置1所幼兒園的原則,逐步減少“大園額”“大班額”。
要進一步完善鄉鎮公辦獨立中心幼兒園配備,人口大鎮要增設公辦園。充分利用農村中小學的布點優勢,依托設立附屬幼兒園(班)。未設小學的村,要按照“服務半徑1.5公里”的原則,通過大村獨辦、小村聯辦等形式建設村辦幼兒園。
扶持一批普惠性民辦園
通過扶持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群團、集體組織舉辦幼兒園,滿足人口聚集的城區和城鄉接合部適齡幼兒入園需求。各地要落實用地、減免稅費等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力量辦園。通過分類定級、減免租金、經費獎補、派駐教師、培訓教師等方式,引導鼓勵民辦園提供多形式、多層次的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
我省還將試點探索“地方為主、省級獎補”的政府購買普惠性民辦園教育服務機制。2015年年底前,各級要出臺認定和扶持普惠性民辦園實施辦法,對扶持對象、認定程序、成本核算、收費管理、日常監管、獎補政策和退出機制等作出具體規定,逐步認定、扶持一批普惠性民辦園。(記者 許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