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您現在的位置: 閩南網 > 專題 > 專題資訊 > 正文

    司機短缺 泉州公交發展之“困”

    核心提示: 等了一個半小時,才等到一趟公交車,會是什么感受?這樣尷尬的事,在泉州市區還真存在。這種狀況存在源于泉州公交司機缺口達30%。公交司機流失的原因,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第一,工作壓力大,不少司機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超過12個小時,還不時為交通安全擔憂;第二,在同等的勞動強度下,收入與其他行業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一些線路的公交車久候不至的背后,是公交司機近30%的缺口


    14路公交每天只有一輛車來來回回,乘客要等很久

      等了一個半小時,才等到一趟公交車,會是什么感受?這樣尷尬的事,在泉州市區還真存在。連日來,記者根據市民反映的情況走訪后發現,14路、39路公交全線竟只有一輛車在運營,等一班車往往要一個半小時。

      公交難等,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泉州公交目前正面臨著“缺兵少將”的困局——司機的缺口近30%,已成了困擾公交發展的一大瓶頸。盡管泉州近年來一直在加大對公交的投入力度,泉州市公交發展有限公司也一直在大力招聘司機,可由于待遇低、壓力大等問題,所招司機常有流失。
      
      基于此,對泉州市區“乘公交難”的問題,本報記者進行了近兩周的體驗和走訪,旨在揭開“泉州公交司機‘荒’”背后的原因,并和相關部門一道,探討解決這一問題的出路。

    【尷尬現狀】

    一趟公交要等半個小時甚至更久,在泉州,一些市民常有這樣的遭遇。在這種尷尬現狀的背后,是泉州公交長年來都存在的一種現狀——司機缺兵少將。

    苦等不來整條線只有一輛車

      14路公交車的始發站是北師大附中站,市民黃先生多次想在那里等這趟車,但從來沒有等到過。而39路和601路車也一直等不到,“聽說是公交司機不足導致的”。

      3月4日上午11時10分,在客運中心站南門公交站點,記者開始等候39路車,但一直等到12時30分左右,才等來這趟車。司機說,39路只有一輛公交車在營運,因此確實很難等到,且一天只有6個班次,“39路跟別的線路也有重合,實在等不到,建議你考慮坐別的線路”。

      當日中午12時13分,另一路記者在西街泉州影劇院公交站點等候14路車,一直等到下午1時24分才等到?!耙惶熘挥?個班次,你當然難等到了?!彼緳C陳師傅說。原來,14路車也只有一輛車在營運,車上乘客寥寥無幾。

      “601路原來有8輛車,但現在只有6輛車能上路,主要還是缺司機?!庇浾叽钌弦惠v601路車后,司機王師傅說,他的好幾名同事都辭職了,主要還是因為待遇差、工作壓力大。

    泉州公交司機缺口達30%

      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泉州公交發展有限公司的鐘總經理表示,公交司機不足的情況由來已久,但這并不是泉州一地的問題,幾乎全國各大中型城市都存在。不僅公交缺司機,甚至泉州的客運、出租車也都缺司機。他介紹,泉州目前有56條公交線路,700余輛公交車,近800名公交司機。其中大部分公交車是一人一車,也有18條夜班線路是兩人一車。

      另據公交公司負責運營的一位負責人介紹,要讓目前的各條公交線路正常運轉,公交司機的缺口還有300名左右,缺口達30%。該負責人說,如果不開夜班車,公交車與司機的比例為1:1.2,即每5輛公交車需要配備6名司機;如果要加開夜班線路,則比例要擴大到1:2.4,每5輛車需要配備12名司機。

    【幕后原因】

    公交司機流失的原因,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第一,工作壓力大,不少司機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超過12個小時,還不時為交通安全擔憂;第二,在同等的勞動強度下,收入與其他行業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工作壓力大 每天開車超12小時


    很多公交司機只能在車上吃早餐

      3月5日上午,從泉州市區冠亞城市花園公交站,記者搭上了一輛26路公交車。在采訪中,司機吳師傅說,公交司機最大的壓力,來自于交通安全方面的考慮,“一些路段,總有摩托車和小車到處亂竄,讓我們手忙腳亂。而且,一些??空军c經常被私家車占用”。

      吳師傅說,每一班車都有固定的運營時間和速度限制,如果司機沒有按時完成出公交的趟數,就意味著這個月的工資又要打折扣了,“車多、路況差,道路擁堵是公交車司機的心頭大患”。

      每天早上6時20分,吳師傅要準時上班,晚上8點半下班,十幾個小時里連打盹的時間都沒有。早上9時許,記者跟著吳師傅的車到了金嶼終點站,他匆匆下車,在路邊買了一個煎餅,就著一盒豆漿,有滋有味地吃了起來。

      吳師傅說,每天時間午飯,他只能蹲在西湖公園邊匆匆吃一個盒飯。因為起始站和終點站都沒有衛生間,他只能選擇在西湖邊一加油站加油時如廁。

    拿A照的公交司機 收入難比C照的哥

      據了解,在泉州,一般公交司機的月薪只有3000元左右。盡管在這個城市里,很多大學畢業生也拿這么多的工資,也有很多人認為公交司機文化水平不高,拿這個工資并不低。但是,每月近40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卻不是很多人能承受的。

      家住泉州市區的陳師傅曾經也是一名駕駛員,后來他選擇了“逃離”。陳師傅說,泉州公交司機的收入低于廈門和福州,每個月大概要少1000多元。他辭職后改行做起了海鮮生意,每年大概能賺6萬元,“關鍵是輕松多了,再也不用起早貪黑地工作”。

      泉州的出租車司機,收入也勝過公交司機。陳師傅介紹,在目前泉州的市場行情中,與公交司機一樣持有A1駕駛證的長途客運司機,月收入能達到近5000元;如果是同樣持A證、開化學品等危險車輛的駕駛員,月薪甚至達到了上萬元;即使是僅需持有C證的出租車司機,月收入最低也能達到3000元左右,旺季時月收入甚至能達到5000元左右。而對比之下,兩者辛苦的程度是差不多的。

    【出路探索】

    為改變司機不斷流失的局面,近年來,公交公司也采取了不少改革措施,力圖增加司機們的收入,將他們留在泉州。但是,到目前為止,在很多司機的眼中,他們的收入還低于其他一些沿海城市同行的收入。

    績效改革以來 工資顯著增長

      吳師傅的老家在安徽,家里還有一對兒女正在讀書,而他和妻子的父母都已70多歲,可謂“上有老下有小”。所幸,吳師傅的妻子也在公交公司做乘務員,每個月有1200元的收入,“一家三代生活還過得去,只是沒有剩什么錢”。

      吳師傅是一名退伍軍人,他每天早上5時起床后就堅持跑步半個小時,“鍛煉身體,就是怕自己生病。如果一生病,就無法滿勤。如果每個月拿不到3000元的工資,一家人的生活都有問題”。

      作為26路公交的一名司機,吳師傅的收入主要是由工資加補貼組成。工資包括崗位工資、工齡工資和績效,績效包括了出車趟數補貼和營運提成。吳師傅每個月工作28天左右,每個月的績效收入都差不多。一些公交司機在采訪中也坦言,自績效改革后,他們的月工資都提高了數百元不等。13路公交車的司機另一位吳師傅說,有一些績效高的同事,單月收入能提高1000元左右。

    多種渠道增加收入 力圖留下司機

      據泉州公交公司一負責人介紹,從去年起,公司的正式司機都已享受“五險一金”的待遇。在工資上,公交司機的工資主要由營收、服務、安全和材耗四個部分組成?!盃I收”是基本工資,包括崗位工資和績效??冃怯苫緺I收和營收提成組成的,根據每條線路的基本情況,公交公司會定下基本營收指標。例如19路車,每輛車每天的營收指標是1010元,在完成指標之后,超出的部分還將按一定比例給司機提成。但如果未完成規定指標,則要倒扣工資。

      自去年10月起,公交公司也試行了安全獎,每月安全行車無投訴的,能獲得安全獎50元。之后,這項獎金也將進一步提高。另外,今年起,服務優秀的司機,年終還將獲得服務獎。除了這些獎勵之外,公交公司還要考量公交司機的材耗,包括燃油消耗等多項指標,超出標準的,將倒扣工資。

      雖然工資有所提高,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司機對此仍不滿意。就在本周一,又有5名駕駛員辭職。

    □快刀短評  N矮樹

    做好公交服務 要大家一起努力

      對一座城市來說,公交服務是城市提供給市民的一種公共產品,關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提高交通資源利用率,緩解交通擁堵,讓市民以經濟、便捷的方式充分利用城市交通設施出行,是泉州市民的權利,也應是政府部門和公交企業共同奮斗的目標。

      泉州公交事業的發展目前遭遇的可謂一個難題是,由于公交司機壓力大,待遇較低,泉州市目前鬧起了“公交司機荒”。

      泉州市政協常委周維佳說得好,留人要留心。公交公司要依法依規提高一線駕駛員的待遇,加大人力資源成本,而政府部門更要在公交服務上加大投入。因此,做好公交服務,既是公交公司的事,也是大家的事。實施公交優先,應體現政府政策的傾斜。

      去年,泉州市政府出資2.4億元購買公交車,出資的總和超過了公交公司此前45年投資的總和。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政府部門為此作出的努力。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泉州的公交必將揭開嶄新的篇章。

    征集令

    對公交想說點啥 請撥968111

      作為一名乘客,如果您也也曾遇到像14路、39路這樣難等的公交線路,或是對泉州的公交發展有什么看法或建議,請告訴本報;作為一名公交司機,如果您對這份工作有什么親身體驗,對于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對工作的建議,請告訴本報;如果你是人大代表或者政協委員,對泉州公交的發展有何建議或良策,也請告訴本報。即日起,海都熱線通968111將開通互動熱線,傾聽您對泉州公交的建議與意見。本報將與您一道,助推公交的發展。

    N本報記者 張俊杰 俞志村 黃謹 田米 實習生 黃子端 黃榕凱 李曉雯 文/圖

    分享到: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關注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社官方微博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在線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閩南網是由福建日報社(集團)主管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90010

    閩南網擁有閩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閩南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