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校招生季到來,各類騙術也進入易發期,省教育考試院昨發出預警,提醒廣大考生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因為一旦被騙,不僅要蒙受經濟損失,還會造成正常教育機會的流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咨詢投訴電話0571-88906609;涉及刑事案件,可報案。
騙術一:假軍校招生,詐騙百萬元
案例:近年,在我省武義、麗水等山區縣市曾發生軍?!罢猩怼钡尿_局。
防范對策:鑒別招生方式和費用。在浙招生的軍校(國防生)名單均由省統一提供,并由軍區人武部門通知考生統一軍檢、政審、面試(如第一批時間為6月30日~7月6日,網上錄取在7月9日~12日),考生可在浙江教育考試網查詢政策和錄取結果。各軍校一律不向考生及家長收取招生費用。
騙術二:假“自主招生”,簽虛擬定向協議
案例:這類騙招多通過熟人介紹入學或發展“線人”等形式,以“自主選拔”名義誘騙招收考生,或簽訂虛假定向協議,承諾“如果辦不成按原數額返款”,直接發“錄取通知書”收學費。
防范對策:研判信息來源。高校在浙開展自主選拔、藝體特長生招生,5月15日前已經我省確認志愿,將在7月12日錄??;入圍及錄取名單均需在浙江教育考試網公示。而所有定向招生,也納入高招系列,不允許體制外運作。
騙術三:假稱有“計劃外名額”,收取活動費
案例:不法分子謊稱可通過活動爭取“內部指標”或“計劃外指標”。前年,騙子曾用“某工商學院”,在我省杭州、蕭山、紹興等行騙。
防范對策:解讀招生規程。高考沒有“計劃外指標”一說;省內早就沒有所謂的“機動名額”了;省外高校從外省調劑名額招收浙江優質生源,也納入高考網錄序列,由省里按程序招錄。高考嚴禁“點招”,也不會在各地“擺攤設點”。
騙術四:假稱能“低分高錄”,收取贊助費
案例:騙子冒充領導親戚等,聲稱可讓不上線者錄取,以從考生手里騙錢財。
防范對策:關注錄取標準。我省劃定投檔線,都會在浙江教育考試網公布,考生一查就知;除政策規定可降分的專業以外,平行志愿差一分都無法投檔;各校學雜費均在我省招生計劃和院校的招生章程中公布,一旦上線,不需再交額外“贊助費”等費用。
騙術五:警惕大量招生欺詐網站
案例:近年,湖北、江蘇等地均有一些團體,打著山寨招生網站,混淆網絡教育、成教,合作辦學等項目與普通高考的區別,到我省拉生源。
防范對策:甄別院校性質。一看計劃,我省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中有沒有列入我省普通高校統一批次招生的計劃;二看填報志愿的方式,是否在浙江教育考試網“網上填報系統”中統一填報;三看錄取結果能否在浙江省教育考試網和浙江省教育廳網站查詢確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