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要杜絕“地溝油”上餐桌,離不開餐廚廢垃圾的規范處理。昨日,記者從廈門市委宣傳部舉行的食品安全工作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廈門為使全市餐廚廢棄物能及時有效的無害化處理,計劃建設片區餐廚垃圾生化處理站進行集中處理,并將建立餐廚廢棄物專業管理隊伍和處理運作機制。
目前,廈門擬在白鷺洲等9個餐飲企業、賓館相對集中的區域,選擇場地統一規劃建設片區餐廚垃圾生化處理站,配置相應處理能力的生化處理機進行區域性的集中處理,并擬在翔鷺大酒店等7個每天產生餐廚垃圾量在1000公斤左右、位置相對獨立的賓館、酒店或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配置生化處理機進行就地分散處理。廈門市市政園林局人士表示,從源頭上進行處理試點,如試點成功,將在全市進行大規模推廣。
據統計,近兩年來,廈門市產生餐廚廢棄物的餐飲企業和單位食堂有18000多家,每天產生近1000噸的餐廚廢棄物。目前,餐廚廢棄物的處理是一部分倒入下水道,一部分混入生活垃圾進入日常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另一部分由養豬戶收運用于養豬。而廢棄食用油脂基本上由兩家企業進行收集處理,加工處理成皮革用油或生物柴油等工業用油類品種。
據介紹,廈門還打算建立餐廚廢棄物專業管理隊伍和處理運作機制,盡快改變全市餐廚廢棄物和廢棄食用油收運、處理的組織形式、設施建設等全由社會企業或個體實施的局面,增強政府在餐廚廢棄物和廢棄食用油的收集、運輸、處理各個環節的主導作用,推動收運和處置行為不斷規范,并使其得到有效監管。
此外,廈門正在加強餐廚廢棄物和廢棄食用油管理的立法,《廈門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初稿已形成并提交廈門市法制局作為2011年備選項目。(本網記者 鄭友賢)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