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花在安溪銘選醫院ICU病房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如果不是母親留心聞了聞她桌上的杯子,安溪17歲少女阿花可能從此就與母親陰陽兩隔。
“我以為她在午睡,一看嘴角吐白沫,我一聞杯子,才知是農藥?!蹦赣H回憶說,出事前晚(2日晚上),她還見阿花一個人在清掃衛生,擦地板、抹窗戶,洗了一遍又一遍。
阿花隨后被緊急送往安溪縣銘選醫院。經連夜搶救,阿花昨日上午暫時脫險。為何自殺?阿花自稱朋友少,很孤獨,夜深要抱枕頭方能入睡,躲不過這“心病”。而阿花家人稱其從小性格內向,不喜言語,喜歡悶在家中,不時幫做家務活,事前未發現征兆,他們也不知道阿花為何要輕生。
【事件】
對自己沒自信 女孩選擇輕生
昨日上午11點多,記者接報來到安溪縣銘選醫院。見到阿花時,她身體仍很虛弱,且情緒不穩。一名護士緊握阿花的手,耐心安慰著她。這名護士介紹,阿花救過來后一直睜著眼,好像有什么心事。
阿花說,自己很孤獨,沒有朋友,夜深要抱枕頭方能入睡。她覺得人活著沒意思,“我躲不過這心病”。
據了解,阿花有個弟弟,小她一歲,弟弟在家很得寵,什么活都不用干,而她很小時,就要幫忙做家務活,這讓她覺得被家庭冷落。長大后,讀書成績并不很理想,又覺得自己長得不漂亮,很少有人跟她來往,她漸漸也就不愿多和人說話。
在重癥病房外,阿花的母親說,事前未發現征兆,她搞不懂女兒為何會這樣,只覺得女兒是碰到什么“骯臟東西”,才會如此。
阿花的母親在一家茶店幫忙,父親是摩托車師傅,夫妻倆都忙于生計,家中事務大多由阿花幫忙。在母親的印象中,阿花很乖很勤勞,也很懂事,很體諒父母的辛苦。
母親回憶,出事前晚(2日晚上),阿花還一個人清掃衛生,擦地板、抹窗戶,洗了一遍又一遍,前日上午也好端端的,只是說不想讀書了,要出去做工。
【專家】
對待孩子 要像對待好朋友
泉州藍海浪工作室國家心理咨詢師王永梅認為,從阿花和其家人的表述來看,家人至少母親并不了解女兒,不知道女兒內心真正的想法。從這些來看,阿花應該是屬于那種“表面乖順、懂事,而內心很沖突的孩子”。這類孩子往往是因為從小內心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造成的。這種“被認可的愿望”一旦遇挫折,又沒有疏導途徑,有可能選擇自殺。王永梅建議,家長應與孩子,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平時加強溝通,及時適當地給予關注、鼓勵和滿足,對待孩子要像對待好朋友一樣,平等對待、互助。(本網記者董加固黃謹 文/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