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通安徽爺爺的電話,楊震哭了
兩個相隔千里的家,因為楊震結成親戚
父子相見,無聲勝有聲
“記者大哥,現在我有兩個家了,多虧了你們?!痹诙嗉颐襟w的搭橋牽線下,昨日15時許,楊震的親生父親楊懷彬與多名親屬從廣東趕來,在石獅市公安局湖濱派出所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寶貝兒子。
千里之外廣東博友提供線索
連日來,本報報道了安徽被拐男孩楊震尋親的故事(詳見本報8月30日5版、8月31日8版),引起廣大讀者、網友及安徽當地媒體的關注,社會各界紛紛提供線索。8月31日,楊震的尋親之旅出現轉機,一名廣東的博友發布信息,稱楊震與他朋友丟失的兒子十分相似。在博友和記者的幫助下,當日18時許,在廣東打工的安徽籍男子楊懷彬與楊震取得聯系。
“楊震,你走丟時有沒有帶著什么?”當熟悉的聲音從電話那端傳來時,楊震禁不住內心的喜悅,幸福大聲地說:“沒錯,是我爸爸?!痹谟浾叩奶嵝严?,他才定下神說,我當時牽著腳踏車。
原來,楊懷彬清晰地記得,兒子丟失時,連腳踏車也不見了。聽到楊震的回答,他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連連發問,你還記得你后媽的孩子叫什么?“我記得,叫娟娟、文文、艷艷”。
在兩人簡單的交流后,楊懷彬堅信,楊震就是自己丟失多年的兒子,因為楊震的回答和事實相符。他著急地表示,將盡快從廣東到泉州與兒子相認。掛斷電話后,楊震顯得十分開心,他說,一聽到電話傳來的聲音,他就認出是父親了。
再會石獅父子淚眼以對
掛了電話,楊懷彬趕忙將好消息告訴了在安徽老家79歲的老父親。得知孫子被找到,老人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為了盡快見到他魂牽夢縈的兒子,楊懷彬飛快地奔到車站買車票。然而,好事多磨,到車站時,客車已發車,他只好回家,等待第二天到泉州的客車。
昨日15時30分許,經過7個小時的車程,楊懷彬在多名親屬的陪伴下來到泉州。當記者把楊懷彬將到石獅的消息轉達給楊震時,他顯得十分緊張,在養父母家哥哥的陪伴下來到派出所。
當天16時15分許,在石獅公安局湖濱派出所一見到日思夜想的兒子,楊懷彬就上前牽住楊震的手,失聲喊著“楊震、楊震!”。此時,楊震低頭,流著淚叫著“爸爸、爸爸!”這幾聲簡單的對話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濕紅了眼。
“變白了,變高了,變胖了,也帥多了!”楊懷彬喃喃自語。沒有過多的對話,父子雙手緊緊相握,久久不愿放下。此時無聲勝有聲,失散3年讓這對父子相望多時。在記者的提議下,楊懷彬才回過神,撥打了老家那頭父親的電話。
“爺爺,我好想你!”剛接通電話,楊震的情緒頓時失控,號啕大哭。年邁的爺爺仍健在,這讓他十分欣喜。楊懷彬表示,相關手續辦完后,他將第一時間帶楊震回老家,探望爺爺。
失散三年父親苦尋失蹤兒
楊震當年是如何走丟?眼前這個消瘦的父親又是如何尋找兒子?面對記者的提問,楊懷彬向記者道出始末。
他告訴記者,楊震的真實名字叫“楊振”,1996年12月出生,他在廣東普寧一垃圾站打工。2007年年底,他將楊震從安徽老家接到廣東一起生活。2008年8月底,他幫兒子聯系了廣東的一所小學并交納了學費。然而,在臨近開學,即當年8月28日這天,兒子意外失蹤。他發動親朋好友四處尋找,始終沒有好消息。無助的他向當地警方報警,還在當地電視臺登尋人啟事,一連登了6天,可終究沒有獲得有價值的線索。
然而,楊懷彬始終沒有放棄尋找兒子,一遇到老鄉,他總會交代對方,希望他們留意兒子的消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回一名老鄉在報紙上看到楊震尋親的消息,通知了他。
跟隨生父
幸運兒有兩個家
尋親成功,在好心的養父母和親生父親前,楊震會選擇日后與誰生活?面對這個兩難的問題,楊震沒有猶豫。在得知后媽2009年時已經帶著孩子離開父親后,他略顯興奮,表示愿意與父親楊懷彬一起生活。但這聰明的男孩又調皮地對養父母家的哥哥說:“我一有空就會來看你們,現在我有兩個家,我要兩頭跑?!闭f話間,他牽著養父母家的姐姐撒著嬌。
楊懷彬還跟著兒子來到老蘇夫婦在石獅市區九二路的燒餅店。一見到老蘇,楊懷彬用力地握住他的手,一句簡單的感謝,一個深深的鞠躬,代表了這位父親無限的感激。見到楊懷彬,老蘇直爽地說,無論楊震去或留,他都會把他當親生兒子看待?!捌鋵嵨液芨吲d楊震愿意回到親生父親身旁,我希望他能補回缺失的幸福童年?!崩咸K紅著眼說。
□記者楊佳彬陳小陽 通訊員唐景川文/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