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7月1日到4日,惠安縣崇武鎮城區崇福路,惠安交警大隊轄區。
一周前,惠安崇武城區發生一起交通事故,79歲的老人步行遭車碰撞倒地,送醫后身亡。
有人迅速報警,根據報警人和其他群眾的目擊說法,警方鎖定一輛小轎車肇事逃逸;4日,小轎車司機被找到,他也承認開車撞人。而這一次“破案”,得益于熱心報警人連續三天跟隨交警,分析比對。
4日,交警正欲結案時,案情峰回路轉。
撥開撲朔迷離的疑云后,真相顯露:轎車司機并非肇事者;而這名真正的肇事逃逸者,從未“逃逸”,一直在交警身邊。
【事發】報警人楊某路見車禍三次報警
車禍發生后,騎車經過的楊某最先報警。
楊某先后三次打電話報警稱,路邊有一個人躺著,可能被車撞了,不知道是不是死了。交警迅速趕到現場,現場眾多群眾圍觀,傷者也被送醫院急救。
誰看到了事發經過?人們眾說紛紜,有人稱大體看到,“當時有兩輛小車從老人身旁開過,很可能是其中一輛撞到人的”。最終,大家都指向楊某,因為“他最早到現場”。
這時,楊某出來說,自己的確看到了事發過程,并愿意提供一條重要線索:肇事的是一輛黑色小車。不過,更多細節楊某也說不上來。他說自己只是正巧路過,見老人倒地后無人救助,才報警的。
老人鄭某剛被送到醫院,就重傷不治。
在現場,楊某聽到消息后,十分惋惜。他說,自己曾遭遇過車禍,愿意幫助交警,找到肇事逃逸者。
【偵破】證人楊某協助找到肇事轎車
案發后,惠安縣交警大隊迅速展開調查,而由于缺乏路口監控,沒有錄下事發過程。
楊某,成為“現場最重要的目擊者”。
此后幾天,楊某一直熱心地忙前忙后,協助警方偵查。警方在逐一調取周圍監控錄像后,請楊某指認肇事車輛。
接下來,通過監控和楊某的回憶,警方最終找到這輛黑色標致小車,鎖定車主蔣某。但民警登門,蔣某卻意外“去了廈門”,躲了起來;4日,其實一直呆在家的蔣某,被交警帶回。
審查中,蔣某起初并不承認自己駕車肇事。在民警的再三詢問之下,蔣某承認了:事發時,他的確駕車路過事發路段,也的確發現路口處的一名行人在車后倒地,隨后他開車離開,并讓家人撒謊說“去廈門”。
為何撞人不停?蔣某稱,自己當時“迷迷糊糊,車后部撞到了人,但不肯定是自己撞的人”。
【轉折】嫌疑者楊某肇事者疑為騎車人
水落石出,卻突然峰回路轉。
4日下午,案件在把關審查階段,惠安交警交管股股長陳文強發現,案件的物件證據有矛盾之處——死者驗尸報告中提及,死者的手肘與脛骨處分別有一處擦傷。從受傷位置和傷口形狀來看,不符合小車撞擊傷情,更像摩托車的車把與輪轂刮擦。陳文強重新查看筆錄,事發時坐在標致小車后座的蔣某妻子,有一段描述,說:他們開車過路口時,正巧有一部摩托車從車后經過。
新的嫌疑者——摩托車出現。
蔣某妻子回憶,騎摩托車的身著紅色上衣,后座還載著一男子。案情有了重大變化,警方重新偵查。那么,誰是真正的肇事者?路過的摩托車司機又是誰?
【真相】肇事者楊某度過人生最難熬3天
證人楊某開始被懷疑。
民警發現,幾天來一直跟隨民警辦案的楊某正好穿紅衣。此外,楊某過于熱心打探進展,而談到逃逸處罰時,眼神不自然。
4日下午,民警突擊審訊了證人楊某。審訊結果讓人吃驚:“正牌”的肇事司機正是楊某!
真相大白。原來,事發時楊某騎一輛無牌摩托車載朋友經過,與橫穿道路的老人發生碰撞;而碰撞前,恰好有一部黑色轎車從路口駛出。擔心負責任的楊某心生一計,決定嫁禍,并迅速騎車到街對面電話亭報警。
楊某落網后坦露,作假證人的三天,是他一生中最難熬的三天。一方面,他心驚膽戰地“指引”民警走錯破案方向,良心備受譴責;另一方面,又十分害怕被抓捕歸案,越走越錯。其間,當鎖定蔣某時,楊某曾幾次欲言又止,但最后私心戰勝了良心。
【說法】楊某可能涉嫌三宗罪
這起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案情卻一波三折;楊某在案件中扮演的角色轉變頻繁,最后打回原形——交通肇事者。
盡管事發后他從未離開交警視線半步,但目前,他還是因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罪被刑拘,并還可能涉嫌多項罪名。
交通肇事逃逸罪:
民警介紹,事發后楊某并未逃離事故現場,且主動報案,但從案情經過來看,其“配合”警方偵查,主觀故意上存在逃避責任追究,從這一點上,應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福建省律師協會副會長、福建志立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魏正認為,根據楊某有主觀上逃避責任的行為,警方認定交通肇事逃逸,方向是正確的,但罪名是否合理,仍需對案情細節作進一步考證。
偽證罪和誣告陷害罪:
魏律師說,同單純的交通肇事逃逸所造成的破壞現場、阻礙警方破案相比,楊某的行為性質更加惡劣,事實上嚴重干擾警方破案。魏律師說,楊某表面上“配合”警方偵查,實際上是妨礙了警方的破案,嚴重浪費了司法資源。
同時,楊某栽贓小車司機的行為可視作偽證行為;因其虛構捏造蔣某犯罪的事實,可能還涉嫌誣告陷害罪。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