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領導帶隊深入一線調研,推動重點項目、重點工作提速提效;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和“四在一線”工作法,緊盯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事辦實辦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海滄區堅持產業立區,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緊緊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牛鼻子”,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以爭優、爭先、爭效的高度自覺,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讓主題教育成果真正推動發展、惠及民生。
整治提升后,海滄區東孚街道山邊社區居民活動空間更大。
深入一線找準問題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開業一個多月累計吸引客流超260萬人次,銷售額超8500萬元,抖音廈門商場人次榜第一位,大眾點評廈門商場人氣榜第二位……作為海滄首個一站式現代化商業綜合體,海滄招商花園城在激烈競爭中迎來“現象級”開業,瞬間引爆廈門的消費熱情和商圈活力,成了海滄沃土流金、“豐”景如畫的生動縮影。
當前,海滄正在更高起點上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的國際一流灣區,招商花園城所處的新陽街道,是廈門唯一工業產值超千億元的街道,也是海滄實體經濟發展的核心地帶,聚集著近2000家企業和二三十萬產業工人,服務好這里的企業、產業,滿足這部分產業工人的高品質生活需求,是現實需要,也孕育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和商機。
開展主題教育,要學深悟透,更需學用結合、以學促干。梳理招商花園城布局前后,一條脈絡清晰可見——堅持產業立區的海滄區,正進一步通過緊抓壯大實體經濟、著眼解決實際問題、寫好惠民文章,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
自招商花園城項目啟動伊始,海滄區主要領導帶頭踐行“四下基層”,結合“三爭”行動,多次深入招商花園城項目開展一線調研,做好項目建設要素保障,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項目建設跑出了加速度。項目建設過程中,無論是紅線外綠化景觀提升改造、市政輔道工程,還是商家手續辦理等,都得到了海滄區企業“進不了窗口”事項綜合服務中心等多個部門的“神助攻”。“海滄區主要領導非常關心項目的進展,多次親自帶隊現場調研,幫忙協調解決地鐵、公交等交通問題!”海滄招商花園城項目負責人說,地鐵部門答應在周末高峰期增加班次,810路公交車新增“海滄招商花園城站”,M26路調整為由“海滄招商花園城公交場站”始發。開業時,海滄區還專門發放22萬元招商花園城專場消費券,區委宣傳部也在區級融媒體平臺持續推發系列文章,帶動人氣、引導群眾消費。
開展主題教育以來,海滄區始終堅持以學促干,增資擴產與招大引強雙向發力,把主題教育激發的強大精神動力轉化為推進項目建設的實際行動,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見行見效。
區四套班子領導帶頭踐行“四下基層”,結合分管領域、分管部門,深入所掛鉤重點項目和重要企業調研,現場研究解決問題64個;全區處級以上領導班子成員確定177個調研課題;全區通過抓項目、拼進度,接續策劃496個建設項目,強力推動125個產業項目。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帶隊走進廈門萬泰、福建盛迪、鉑聯科技等轄區企業實地察看,深入了解企業運營、產品規劃及項目最新建設進展情況,現場協調解決諸如燃氣管道拆移等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力求在解企業之憂上出新招、辦實事,破解改革發展難題,讓企業吃下“定心丸”。
全區各級黨組織也開展了“我為海滄高質量發展獻良策”活動,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積聚“金點子”:優化“八辦”全流程全要素全周期工作機制,推動企業“進不了窗口”事項綜合服務中心延伸到街道,優化“一站式”辦理服務,57項便民服務下放至街道;辦理密集出臺商貿、文旅等行業領域扶持政策,以及“國際一流人才灣區15條”等人才扶持新政策,兌現扶持資金8.4億元、惠及企業3292家(次);成立海滄區臺資企業服務工作專班,加強對臺企增資擴產、轉型升級政策扶持力度,兌付扶持資金970余萬元。
8月份,到深圳舉辦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招商推介會,簽約招商引資項目6項,總投資近50億元;今年投洽會,簽約項目63個,總投資逾420億元;10月中旬,三宗地塊相繼掛牌成交,迎來廈門市鉑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門保險絲制造(廈門)有限公司、廈門融技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的增資擴產項目再次落地,總投資14.5億元;10月底海滄湖畔廈門文廣集團大廈正式亮燈……一個個優質項目爭先落地,一家家企業忙著增資擴產,正孕育為海滄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蓄勢待發。
海滄招商花園城已成為周邊居民休閑娛樂新去處。
以民為本民呼我為托起“民聲”里的“民生”
村口的小公園“無中生有”,舒適的人行步道延伸到家門口,各具特色的美麗庭院遍地開花,村內步道干凈整潔,如火如荼的集體經濟讓村民的荷包更鼓……如今,漫步在海滄東孚街道山邊社區的鄉間小道上,隨處可見居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經過新一輪的現代化治理提升后,這個城中村的顏值和功能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群眾需要什么,社區就安排什么!”山邊社區黨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山邊社區擁有中小微企業及沿街店鋪上千家,流動人口是本地人口的6倍,為了豐富新老山邊人的生活,社區打造夜市一條街、生鮮超市等項目,滿足百姓生活需求,實現產居就地融合,發展集體經濟。同時,還根據群眾訴求,對舊籃球場進行改造升級,并將原來單一的籃球場劃分為籃球場、兒童樂園和廣場舞區,居民活動的空間大了,受益群眾更多。
充分聽取居民訴求和意愿后,山邊社區進一步梳理可用空間,生成市政提升、公共道路、智慧管理等8大類30個項目;通過盤活舊村部、舊倉庫、舊農貿市場等集體資產資源,打造山邊集市、經營性停車場等項目,預計年集體經濟增收近240萬元。
如今,在海滄,越來越多的城中村“面子”更靚,“里子”更實,“產+城+村”實現有機融合。通過保安全、美環境、強治理,海滄正努力把城中村建成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文明城區,力爭為全市探索城中村現代化治理新路徑積累更多經驗。
圍繞主題教育“踐行宗旨為民造福”具體目標,海滄區深入踐行“四下基層”,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堅持以學促改、以學促干,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尋求破解對策,著力推動民生爭效、創造高品質生活,把破難題、辦實事、建新功的成效體現在實打實地推動發展上,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人民群眾心坎上,以民生問題的解決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越來越多的“民聲”被轉化成一個個“民生”項目,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原地升級”。
聚焦基層治理難題,創新“社區治理先鋒領跑行動”,生成20個社區“書記領跑”項目;推動滄江高中等4所學校建成開學、新增學位數9450個,在全市率先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延時服務全覆蓋,推動石塘、石囷南路等23個口袋公園以及馬鑾灣智慧體育公園、三江口濕地公園建設,區級10類39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取得實效;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通過精準“雙報到”、主題黨日活動等形式,到社區服務2萬余人次,破解各類基層治理難題300余件;在推進城中村現代化治理中,漸美、新垵、石塘、山邊等四個精品村生成117個項目、總投資7.9億元……開展主題教育以來,海滄全區各部門、各基層黨組織開展“立足崗位作貢獻”活動300余場,將活動學習成效逐步轉化為為民辦實事的強大動力。其中,山邊社區結合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提升,城中村治理成效顯著,更是受到省委、市委領導肯定。
為持續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走心,海滄區還遴選了全區不同單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優秀共產黨員帶頭講黨課,回顧奮斗歷程、講述身邊故事、記錄感動瞬間,用榜樣的力量引領廣大黨員干部真正“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在第二批主題教育中,海滄將大力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切實把主題教育抓出高質量好效果,進一步推進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將“問題清單”轉變為“幸福賬單”,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面貌。
海滄高素質高顏值國際一流灣區正蓄勢崛起。
凝心鑄魂汲取奮進新力量
11月16日至18日,海滄區委舉行主題教育第三期讀書班暨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研討會,圍繞“創先爭優、走在前列,在更高起點上建設高素質高顏值國際一流灣區”主題展開研討。個人自學、專題授課、集中學習、研討交流……研討會通過豐富的形式,進一步加深了干部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領會和把握,推動將主題教育的學習成果轉化運用到具體工作中,以推動海滄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開展主題教育,基礎在學。海滄區委高度重視“學思想”,堅持用理論武裝黨員干部的頭腦,以學鑄魂。針對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和基層黨組織等不同對象、不同要求,海滄區特別制定學習清單,明確學習內容,突出學習重點。在指定書目基礎上,匯編《主題教育應知應會》等8本輔學材料,讓理論學習更有方向、更有廣度、更有深度。
針對基層參學單位工學矛盾較為突出問題,深化運用黨的二十大代表蔡月英工作室、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林慧娟工作室和黨建示范點、紅色革命基地等特色教學資源,開展現場教學;創新采用三天兩夜封閉培訓、選拔比賽形式評選“海滄新聲力”“十佳宣講員”;充分發揮“海滄新聲力”“海青優才”等特色理論宣講品牌示范作用,推動新組建的區級骨干宣講團、十佳宣講員和36支特色宣講隊等宣講骨干進機關、進企事業單位、進校園、進城鄉社區、進“兩新”組織、進網站,線上線下一體聯動,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宣傳宣講活動230場;上線主題教育系列微黨課,拍攝“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黨課4節、《兩張自畫像》等微視頻5部,推出主題教育“十佳宣講員”優秀宣講視頻、“紅色記憶”海滄紅色陣地微視頻、海滄微故事等系列微宣講專欄……在海滄,理論學習的內容豐富生動,形式靈活多樣,感染力更強,持續掀起“大學習”熱潮,將習近平文化思想送入百姓家、沁入百姓心。
為增強學習實效,海滄還針對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對象特點,加強分類指導、聚焦重點推進,確保主題教育各類主體全動員、全覆蓋。其中,機關領域著力“示范引領”,舉辦主題教育征文比賽、征集優秀主題黨日活動案例。舉辦海滄區“音樂廈門大家唱”廈門首場公益音樂黨課,搭建“機關學苑”“青年學堂”“學思踐課堂”等特色載體,提升學習質效、提振干事精氣神;村居領域突出“通俗易懂”,統籌用好“近鄰”陣地資源,創設“榕樹下”“家門口”等微宣講、微課堂平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國企領域聚焦“改革發展”,3家區屬國企形成19個調研課題,并結合調研中發現的國有企業重大需求和發展瓶頸問題,形成攻關清單,逐一掛賬銷號;學校領域緊扣“立德樹人”,推出“學思想 爭先鋒”教育系統主題教育系列展播,舉辦網絡黨課和網絡培訓班,讓教師們理論學習與教學業務“兩不誤、雙促進”;非公領域開展“益企服務”,全覆蓋走訪新成立黨組織企業112家(次),建立“益企接待日”“人才接待日”等制度,服務企業412家、協助解決訴求219個,依托“暖蜂益站”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學習陣地、服務平臺,持續擴大黨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流動黨員、離退休老黨員等特殊群體則重在“助學便學”,設立14個流動黨員報到點,利用微信群組建“靈活課堂”,開展“送課上門”“學習禮包入戶”活動30余次,在老干部黨校開設50余門課程,組建“銀發先鋒”流動宣講團,依托“厝邊學堂”35個村(社區)教學點開設33門課、102班次……
據統計,今年來,海滄區各級黨組織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累計開展線上線下集中學習7000余場、主題黨課1300余場,覆蓋黨員1.7萬余人,全方位為廣大黨員干部鑄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為海滄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理論源泉和精神動力。
下一步,海滄區將繼續扎實開展主題教育,聚焦根本任務,抓住關鍵環節,注重學用結合,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等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努力在更高起點上建設高素質高顏值國際一流灣區,在廈門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中譜寫海滄篇章。
?。譂少F 林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