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重陽節,福州市鼓樓區各街鎮、社區的75個“長者食堂·學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敬老活動:軍門社區長者食堂·學堂精心準備了1000份太平蛋和太平面,蘊含著“平平安安,太平有余”的美好祝愿;天元社區、北江社區等社區的長者食堂·學堂提供了精美的點心以及福州傳統小吃……
以“長者食堂·學堂”為平臺,為老人們創造溫暖、幸福的高品質生活,助力打響“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品牌,是鼓樓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奮力書寫“三個如何”時代答卷的具體舉措。
時針撥回到9年前的今天。2014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考察時,作出了“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一些,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的重要指示。
殷殷囑托,催人奮進。9年來,鼓樓區歷屆區委區政府沿著“三個如何”指引的道路,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新突破,用“鼓樓之興”答好“時代之問”,奮力書寫好絕對忠誠的“政治答卷”、爭先進位的“發展答卷”、惠民利民的“幸福答卷”。
近年來,鼓樓區先后獲得中國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標桿范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區等30多項國家級榮譽,分別位居營商環境全國百強區第22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21位、“賽迪創新百強區(2023)”第18位。今年6月,鼓樓區“兩會一員”機制獲評“全國2023年創新社會治理年度十佳案例”。
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征程。“我們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更高起點上踐行‘三個如何’重要指示,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加快建設福州現代化國際城市‘最美窗口’,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鼓樓區委書記黃建新表示。
牢記囑托,砥礪奮進
寫好“政治答卷”
最近,鼓樓區洪山鎮黨員干部結合主題教育開展“四下基層”活動時,收到啤酒廠宿舍居民反映的“小區排污管道陳舊,致下水管線堵塞”問題后,立即聯合小區所在的大凰山社區,組織專業人員到現場勘測,迅速對排污管道進行及時清淤疏通、全面清掏。小區居民劉依伯說:“辦事速度很快,堵塞管道一下子就被清空了,出門不再聞臭氣了。給你們點贊!”
“我們將主題教育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具體行動,呼吁鎮機關黨員干部直奔現場,聽民聲、察實情、破難題,收集66條民情清單,致力于解決‘家門口’問題。”洪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是鼓樓區黨員干部牢記“三個如何”殷切囑托、下沉基層造福社區群眾的縮影。9年來,鼓樓區始終帶著特殊感情、特殊責任,將踐行“三個如何”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相繼出臺24份配套文件,每年實施綜合評估,并與督導、考核相結合,確保“三個如何”重要指示精神在鼓樓落地見效。
如何在更高起點上踐行“三個如何”?鼓樓區著力提升基層社區治理水平,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下轉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2018年,鼓樓區被列為第三批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2022年以來,鼓樓區每年召開社區工作大會,從社區黨建、社區治理、社區服務、保障機制、工作合力、考評體系等6個方面,提出創新社區治理措施30條,形成現代化國際城市“最美窗口”的社區治理鼓樓樣板。
今年以來,鼓樓區結合主題教育,圍繞“三個如何”等主題,打造軍門社區等40個示范點,引導全區各條戰線以思促行、以行促效,持續開展“循足跡、悟思想、鑄忠魂、擔使命”活動,全力寫好牢記“三個如何”重要囑托、砥礪奮進造福群眾的“政治答卷”。
奮力爭先,勇立潮頭
寫好“發展答卷”
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九年來,鼓樓區按照“三個如何”繪就的幸福藍圖,全力以赴謀發展,用高質量發展成效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
10月15日,鼓樓區舉行2023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11個開工項目,總投資20億元,聚焦于數字經濟等鼓樓優勢領域,為推動產業建設、經濟發展帶來強勁新動力。
金秋時節,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在鼓樓各地上演。10月12日,鼓樓區搶抓2023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在福州舉辦的寶貴機遇,正式啟動海洋金融產業聯盟,為海洋經濟科創高地建設注入“金融活水”,推動“無海”鼓樓興起海洋新產業。大會期間,鼓樓區對接企業303家,生成63條項目線索,海洋經濟科創高地等高能級載體已入駐企業81家。
以海洋經濟科創高地為代表,近年來,鼓樓區將“三個如何”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動力,打造海絲中央法務區福州片區、朱紫坊基金港、海洋經濟科創高地、新能源科創中心、人工智能產業加速中心、元宇宙產業創新基地等一大批高能級載體,著力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繁榮發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總部經濟、商貿經濟,鍛精拉長7條重點產業鏈,推動產業質效齊升。
統計數據顯示,九年來,鼓樓綜合實力“節節高”:地區生產總值從2014年的1011億元躍升至2022年的2609億元,人均GDP從14.2萬元增加至38.8萬元,分別居全省第二、全省第一。此外,鼓樓區還不斷開拓新賽道,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等新興業態蓬勃發展。目前,鼓樓區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達64%,56家企業入選2023年度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領域創新企業,較去年增加6家,其中“獨角獸”企業1家、未來“獨角獸”企業20家、“瞪羚”企業35家,居福州各縣(市、區)首位。
惠民利民,殷實可感
寫好“幸福答卷”
發展的落腳點,是為群眾謀幸福。近年來,鼓樓區堅持每年拿出八成財力用于民生支出,興辦50件以上為民辦實事項目,在福州全市乃至全省率先推出集團化辦學、“長者食堂·學堂”、“一刻鐘幸福圈”等一大批改革舉措,讓老百姓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因為身體原因,我對一些菜忌口,有了自助餐之后,選擇多了,吃得更香了!”10月20日,鼓樓區水部街道建華社區“長者食堂·學堂”全面升級,在福州首家啟動“套餐+自助餐”雙軌運行模式,老人們只需支付12元即可領取餐具在菜品區自己挑選可口的飯菜,居民李阿姨在就餐后豎起大拇指,贊不絕口。
雙軌運行模式的背后,是鼓樓區不斷升級“長者食堂·學堂”,為老年人群體創造更高品質、更有溫度的養老服務。目前,鼓樓在轄區69個社區共打造了75家“長者食堂·學堂”,總面積超1.5萬平方米,餐位超5000個,在全國率先實現社區全覆蓋,累計提供助餐助學服務120萬人次,各項指標均位居福州第一。
九年來,在“三個如何”重要指示引領下,鼓樓區奮力書寫發展惠民的“幸福答卷”,創造出多項“幸福經驗”。“軍門社區工作法”被民政部作為“一號方案”在全國推廣,“一線處置”“兩會一員”等機制獲評全國優秀案例。鼓樓區先后獲得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區、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綜合基地、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區、全國健康促進區等榮譽稱號,“家在鼓樓”幸福品牌進一步打響。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黃建新表示,將以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為契機,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四個萬家”等優良作風,圍繞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加快推進“一刻鐘幸福圈”補強計劃,拓展“長者食堂+”、“兩會一員”機制等內涵,深化舊改征遷“百日會戰”行動,以殷實、可感的民生成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ㄅ磔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