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秀在我村建設的富貴籽基地,帶動了不少婦女創業就業,助推了鄉村振興。”5日,武平縣東留鎮黃坊村支部書記黃國華對該鎮大聯村農戶李永秀致富不忘惠鄉親的做法贊不絕口。
十六年前,帶著對富貴籽種植的一腔熱血,李永秀開始了她的創業之路。
然而,創業路上多艱辛。“2002年,野花‘朱砂根’漂亮轉身為‘富貴籽’,當時是比較稀奇的品種。”聊起創業歷程,李永秀感慨不已。
“富貴籽從山上移栽下來,經過技術培育,才有今天的觀賞價值。”李永秀介紹說,富貴籽的生產周期較長,一般為三年,第一年春天直接露地播種,同年秋季移栽上盆,再經一年養護,第三年開始結果,并上市銷售。
“一開始,我們沒有經驗,技術不好,收成也不樂觀。”李永秀說,為了種好這株野花,她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研究富貴籽矮化技術上。讓人欣慰的是,通過多年不斷觀察摸索、與花農交流學習、向專家前輩請教、參加政府組織培訓等方式,她的富貴籽種植路是越走越寬廣。
種好富貴籽之余,李永秀也非常用心營銷??嘈慕洜I下,她與江蘇客戶已成為穩定合作方,十六年來從未間斷。這,讓她從此產銷無憂。
于是,沒有了后顧之憂的她準備大顯身手。第六年,帶上第一桶金40萬元,加上政府給予的現代設施農業補助,李永秀再次轉場到東留鎮黃坊村,建起了現代化富貴籽設施花卉基地,面積從最初6畝擴至20畝。
“品質提升了,產量提高了,收入自然隨著增高,有一年市場行情走高時年實現產值80多萬元。”李永秀笑了。
一株野花,帶動了一方致富。“武平富貴籽”是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多次榮獲中國花博會金獎、海峽兩岸花博會金獎,早已成為武平的一張花卉“名片”,全國市場占有率95%以上,僅東留鎮種植面積就達1萬多畝,其中標準化鋼架大棚3500多畝,產值超3.5億元,產品旺銷國內各大花市和東南亞國家。
靠著林改好政策,一心做強做大富貴籽產業的李永秀,不僅自己種,還號召并帶動周邊農戶一起種。作為鎮人大代表的她深知,武平的青山綠水是農民增收致富的依靠,只有把產業做大,讓富貴籽走出去,鄉親們才有盼頭。
“我在這個花棚做了十多年了。這里離家近,既可照顧小孩,每月還有2000多元錢工資收入,非常滿足了!”貧困戶劉金招興奮地表示。劉金招是李永秀花棚的老員工了,這個花棚最忙時與她一起務工的有20多人,其中有不少是貧困戶。
除了為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讓他們到花棚上班,李永秀還與其他花卉大戶攜手組建了花卉協會,致力抱團發展,全力幫助花農種植、銷售富貴籽。
對于想要創業的貧困戶,李永秀不但提供種苗,還無償進行栽培、組盆等技術培訓。目前,李永秀已成功帶動萬安鎮捷文村鐘天秀、東留鎮大明村廖才有等人共同致富,建起了他們依靠富貴籽產業脫貧致富的信心,為農村婦女撐起了一片藍天。(通訊員 鐘玲芳 王發祥)